图片: 黄仔 | 撰稿: 六普外 | 责编: 葡萄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嗨,大家早上好呀!
最近网上流传一种说法:「晚婚晚育会让雌激素长期处于高水平,导致乳腺癌风险飙升!」这让许多单身、不婚/未婚、未育的女性有些担忧。但真相到底如何?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六普外老师,来为我们答疑解惑,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来源:Giphy
乳腺癌跟晚育有关联?
晚育 ≠ 雌激素持续高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并非单纯由婚育年龄决定。比如说未生育女性,雌激素水平随月经周期波动,每月有规律地升降,并非「持续高位」。
怀孕后,雌激素水平确实会大幅升高(孕期可达非孕期的30倍),但分娩后迅速回落。而到了哺乳期,哺乳会抑制卵巢功能,雌激素水平反而处于低位。
晚育与乳腺癌的真正关联
至于网上说的晚婚晚育会增加乳腺癌风险,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确实有部分研究支持这一观点。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初次足月妊娠年龄≥35岁的女性,乳腺癌风险确实略高于早育女性。
但关键在于——这与雌激素无关,而是因为,首次足月妊娠会促使乳腺细胞完成最终分化,分化后的细胞更「稳定」,不易癌变。若分化延迟(如晚育),未分化细胞积累的基因损伤可能增加癌变风险。
所以说怀孕期间的激素变化对乳腺细胞的成熟分化产生深远影响,如果女性在较年轻时(25岁以前)完成首次妊娠,这种保护作用更为明显,而首次妊娠年龄较晚(例如35岁以后),短期内乳腺癌风险可能会略有上升,长期来看,生育对于乳腺细胞来说存在一定的保护因素。
因此,虽然晚育可能略微增加短期乳腺癌风险,但影响因素众多,不应将乳腺癌完全归咎于生育及生育年龄的问题上。
乳腺癌风险因素
那咱们再来看看,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呢?
年龄
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特别是在绝经后女性中更为明显。
数据显示,50岁以上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远高于30岁以下女性。因此,定期乳腺筛查对中老年女性尤为重要。
激素水平: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
雌激素是促进乳腺细胞增殖的重要激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
初潮过早(≤12岁)、绝经过晚(≥55岁):意味着一生中雌激素暴露时间更长,乳腺癌风险增加。
未育或晚育:正如前文所述,较早完成妊娠或许可降低乳腺癌风险。
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RT):用于缓解更年期症状的激素疗法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使用时。
▲图片来源:Giphy
体脂过多
脂肪组织能通过芳香化酶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超重女性(BMI≥25)的雌激素水平比正常体重女性高20%~50%,这可能促进激素阳性乳腺癌的生长。超过40%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例与过多的体脂有关,这一比例高于先前的预估。
体重增加
研究表明,女性在35岁后体重增加可能会提高患乳腺癌的风险。这可能与脂肪组织增加导致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而且在绝经后女性中最为常见。
据统计,35岁后每增加5kg体重,绝经后乳腺癌风险增加11%。
遗传因素
约5%~10%的乳腺癌具有遗传背景,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是已知的高风险因素。例如,携带BRCA1突变的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概率高达72%。如果家族中有多名乳腺癌患者,应考虑基因检测。
还有像饮酒,缺乏运动,以及辐射暴露等,都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应当尽量加以避免。
预防乳腺癌:科学防御指南
既然乳腺癌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那我们主要采取两个方面来预防,一个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是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保持健康体重,健康饮食:尽量让BMI保持在18.5~24.9,腰围<80cm(亚洲女性标准);平时尽量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补充。
②定期运动:每周15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将风险降低20%。
③限酒:这个就不多说了吧,百害无一利的东西。
④避免不必要的激素疗法,特别是更年期的女性,应谨慎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图片来源:Giphy
筛查:早发现才是硬道理
①自检:每月月经结束后7~10天,观察乳房形状、触摸是否有肿块。
②临床检查:20~40岁每3年一次,40岁后每年一次。
③影像学检查:超声:适合致密型乳腺(亚洲女性常见)。钼靶(X线):40岁起每年1次,精准检测微钙化灶。MRI:高危人群(如BRCA突变)首选。
还有尽量减少辐射暴露,比如避免频繁接受不必要的X光检查。
对上述提及的有遗传因素的高危乳腺癌,更是建议采取更积极的预防措施,比如说预防性用药或预防性乳腺切除,但这一类的要去医院具体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给出具体的预防方案。
伤害乳房的几大行为,你可能正在做!
暴力按摩「疏通乳腺」
美容院的「乳房按摩排毒」不仅无效,还可能挤压乳腺组织,诱发炎症。记住:乳腺不是下水道,健康状态下无需「疏通」。
迷信保健品「调理激素」
蜂王浆、雪蛤、胎盘素等补品含有一定类雌激素成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尤其是对于乳腺增生、乳腺癌高危人群,过量摄入可能增加乳腺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适量食用,避免盲目长期服用。
长期穿过紧内衣
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不适,但不会直接导致乳腺癌。
忽视情绪压力
长期压力会导致皮质醇升高,抑制免疫监视功能,开心是最好的防癌药。
经常熬夜
长期熬夜会影响激素平衡,间接增加乳腺癌风险。
总结:晚婚晚育对乳腺癌的影响被部分夸大,真正需要警惕的是肥胖、酒精、久坐等可控因素。
乳腺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做好筛查、管住嘴迈开腿,与其焦虑「什么时候生孩子」,不如每天走够8000步、少喝一杯奶茶。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点点 赞 和 在看 吧!
早安,我爱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