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15

4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38岁中信银行亿级罚单背后:零售转型失意 扩张与合规失衡

AI划重点 · 全文约2287字,阅读需7分钟

1.中信银行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营业收入2,1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净利润6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但净利润增速仍处于下滑状态。

2.2025年,中信银行净息差面临较大下降压力,资产总额95,327.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31%。

3.然而,中信银行零售业务净利润下滑,对公业务仍是主导,零售客户增至1.45亿户,零售管理资产余额提升至4.69万亿。

4.2024年,中信银行收到罚单119张,总罚款金额达2,250万元,内控问题值得关注。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文:零点财经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成立的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且曾以“对公王者”的姿态叱咤金融市场。但如今,这家银行正逐渐失速。

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持续放缓,零售战略转型下其相关业务带来的利润持续下跌,这家成立38年的老牌银行,正经历转型的阵痛。

与此同时,数百张密集落地的罚单更是折射出其在内控管理及业务运营中的种种漏洞。

  01

 

  净利润增速仍处下滑状态  

3月27日,中信银行在官网对2024年业绩进行了披露。

报告期内,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 3.76%;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85.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3%。

但其实,对比近几年数据来看,中信银行的增长速度仍处于下滑状态

据零点财经统计,2021年到2023年,该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45.57亿元、2113.92亿元、2058.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5%、3.34%、﹣2.60%;净利润分别为556.41亿元、621.03亿元、670.1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60%、 11.61%、7.91%。

  02

 

  2025年净息差有下降压力

 

利息收入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4年,中信银行利息净收入 1,466.79 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非利息净收入 669.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7.39%。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信银行的净息差为1.77%,虽仅比上一年1.78%下降0.01%,但在2020年,该行的净息差曾高达2.26%

对此,中信银行行长(拟任)芦苇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银行净息差仍然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95,327.22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5.31%。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 664.85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6.85 亿元,增长 2.60%;不良贷款率1.16%。

  03  

  零售业务净利润下滑

 

中信银行的对公业务及零售业务一直是被关注的对象。

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对公贷款的占比为58.7%,零售贷款的占比为41.3%,这意味着,当前,在中信银行对公业务仍是主导。

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对公客户总数达126.66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0.90万户;对公贷款余额为 2.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2,000.25 亿元,增长8.07%;对公存款余额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862.78 亿元,增幅4.92%

而在坚定践行“零售第一战略”下,报告期内,该行零售客户增至1.45 亿户、零售管理资产余额提升至 4.69 万亿元、个人按揭贷款余额超万亿。

对比其产生的收入,2024年,中信银行公司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899.66亿元,同比增长5.03%,占总营收的44.91%。

零售银行业务产生的营业净收入为818.21亿元,同比下降2.08%,税前利润同比大幅下滑42.08%,利润贡献占比则从2021年的34.7%降至11.4%。

信用卡业务收缩是导致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收入下滑的原因之一。

据财报,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 1.23 亿张,较上年末增长6.68%;信用卡贷款余额 4,878.82 亿元。

报告期内,该行信用卡交易量 2.44 万亿元,同比下降10.13%,其产生的业务收入为 559.10 亿元,同比下降 5.91%。

此外,消费贷不良率上升进而导致信用减值损失激增也是零售业务收入减少的重要原因。

有意思的是,2021年初中信银行曾发布“新三年规划”,其中规划,到2023年,零售营收在全行占比要超过50%,管理资产规模达到3.5万亿,零售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要站稳同业第一梯队。

但事实是,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分别为825.63亿元、846.64亿元、864.24亿元、434.6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0.4%、40.1%、42%、39.9%,均未达到“50%的目标”。

且其对应的税前利润也在逐年下滑,据财报,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税前利润分别为227.04亿元、173.8亿元、159.35亿元、26.7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9%、-23.45%、-8.31%、-76.21%,盈利能力逐年下降。

  04

 

  90天罚超200万  

对任何一家公司而言,合规经营尤为重要,但从公开信息来看,这些年,中信银行收到罚单令人咋舌。

2024年5月,洛阳分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检查不到位等相关违法违规事实被罚115万元;上海分行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五条、第七十三条及相关审慎经营规则,被罚30万元。

6月,因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背景审核不严、贴现资金回流出票人账户、贷款资金回流至借款人等原因,中信银行乌鲁木齐青年路支行、北京路支行、南湖北路支行合计被罚97万元。

12月,因贷前审查流程存在瑕疵和资料审核不严谨、放款审核及贷后管理松懈、三查”机制失效,导致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等原因,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及其多家下属机构和相关责任人被河南省金融监管局开出18张罚单,总罚款金额达600万元。

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2024年银行业共计收到来自金融监管总局、央行、外汇局及各派出机构的罚单6385张,罚没金额共计17.41亿元,涉及1000余家银行,其中,中信银行收到罚单最多,罚单总数119张,而2023年,该行更是合计被罚2.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不到4个月的时间,该行又已被罚219万元。

3月21日,因贷款管理不审慎,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被罚35万元,同时分支机构被罚80万元。同日,因存款业务管理不审慎宁波分行被罚50万元,相关工作人员被警告。

1月9日,因“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及时处置数据安全漏洞风险;未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4项违法行为,中信银行日照分行被罚54万元。

屡犯屡罚,屡禁不止,中信银行的内控问题值得关注。

  结语

 

百亿利润光环下,零售业务利润的滑坡,信用卡交易量的萎缩以及消费贷不良率攀升引发的信用减值激增,中信银行的“零售第一战略”正在被撕开。

与此同时,其因反复触碰监管红线而收到的罚单,暴露的不仅是中信银行内部的管理漏洞,还有其在规模扩张与合规经营的深失衡。

如此,万亿体量的中信银行,眼下要做的又岂止规模上的提升与业绩上的跨越。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