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桓台:社区“微治理”提升群众幸福感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希翔
破损道路修复、景观绿化提升,让老旧小区升“颜值”提“气质”;招募“红色合伙人”、开展“睦邻集市”,促进社区服务业态焕新……去年以来,桓台县聚力“微服务”实现民生改善,精治理促进社会和谐,防风险化解安全隐患,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我们集体讨论,众筹资金进行了管道改造,终于用上了放心水!” 日前,桓台县少海街道东城社区居民王城对社区的自来水管道改造工程赞不绝口。王城所在的小区因自来水管道老化,长期存在渗水、漏水问题。社区网格党支部接到群众诉求后,多次协调并征求居民意见,最终40户居民自筹资金10万元,完成了管道改造,彻底解决了用水难题。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少海街道联通小区。由于电线老化严重,居民家中停电事故频发,社区党支部多次组织居民商议,最终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电力改造工程。居民耿佃刚感慨说,用了近30年的电线改造,终于解决了安全隐患。
近两年,桓台县推行“党建引领,众议众筹”社区微治理工作法,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加快实施众筹资金保障、多元力量参与、正向激励反哺等举措,破解用电、用水及垃圾处理、停车难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治理“顽疾”。以东城社区为例,至今共筹集资金170余万元,完成民生项目40个,切实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资料照片)
在群众烦心事处理过程中,少海街道明确“诉求摸排—社区研究—征求意见—众筹资金—询价议价—具体施工—验收审计—公示回访”8项程序,让项目推进过程成为群众满意过程。
据少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众议众筹”工作法,实现了三个“转变”。工作思路从原来的社区管人、管事,变成了引导居民自治、社区跟上服务;居民思路从原来的等上级拨款、要政府出资,变成了共商共议,众筹解决,大家得益;社区环境从原来的旧设备、老管道,变成了水、电、气、暖的整体升级。
在桓台县索镇街道永和新村小区,红色物业办公室、小板櫈议事会等成为社区治理的亮点。社区党委通过整合网格员和居民自治力量,打造红色物业服务队伍,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社区还增设了红色驿站、圆桌会议室、志愿者服务站等,通过举办唱红歌、升国旗等活动,强化小区党建内核,提升服务品质。
外卖配送员毕靖宜是一名“90后”,每天都穿梭在大街小巷,忙碌的工作间隙,他最喜欢来到桓台县中心大街附近新建的暖心驿站休息。这里面有暖气,还提供热水、充电等服务,成为他和同事们交流的温馨场所。“有了这个驿站,我们可以歇歇脚,暖和暖和,感觉特别贴心。”
毕靖宜和同事们享受到的暖心服务,得益于桓台县相关部门联合基层社区、商家实施的“暖新”工程。该工程按照友好城市建设标准,建设暖“新”驿站,优化配送环境,并链接商家推出优惠服务项目,积极打造新就业群体的友好场景,让他们获得“家”的温暖。
社区“微治理”,解决大问题。桓台县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促进社会和谐度,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