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

评论

4

10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岛内炒作台军官“叛逃案”,郭正亮:此案“乱掰”的可能性很大

可能是看着最近的热搜词条都被特朗普占据了,岛内自感无趣,于是编了一条台军官“叛逃案”的笑话,声称:大陆出1亿人民币,利诱台军官驾机“叛逃”到“山东舰”,结果还没起飞就被抓获。

这则漏洞百出的消息一经发布的确获得了不少关注度,不过大家都是来看笑话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图片

首先,根据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所谓的“叛逃”计划是由一位叫谢秉诚的商人牵线搭桥,传达了来自大陆的“指令”。

而这位被指控的台军中校飞行员谢孟书,据称已经与大陆方面商定好,在解放军军演期间驾驶CH-47支奴干直升机降落在山东舰上。

我知道这里就已经很扯了,但别急,还有更扯的。

据台媒所说,大陆承诺给谢孟书1500万美元(差不多1亿人民币)的奖励,以诱使其叛逃。然而,这个计划还没能付诸实施,就被台军情报部门识破。

据说,谢孟书在准备过程中被监控到一些可疑行为,比如频繁查阅敏感资料和异常通讯记录等等。于是,在他行动之前,台军就果断出手将其抓获。

这里提一句,台媒虽然是近日报道的,但该案实际发生在2023年。

近日,台当局最终判处谢孟书9年徒刑,与他同案的其他7人也分别被判处不同期限的徒刑。

判决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试图驾驶CH-47叛逃,还涉嫌要携带一些军事机密资料。

这剧情就跟2019年的“王立强案”复制粘贴的一样,当初台当局炒作所谓的“中国特工”王立强跑到澳大利亚“投诚”,被西方媒体大肆渲染,台当局更是借机炒作“大陆介入台湾选举”的假象。

但王立强实际上只是一个在逃的诈骗犯,压根就跟“投诚”没有半毛钱关系。

现在台当局再度炒作谢孟书案,实则是为了转移岛内注意力,煽动“两岸对立”情绪,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前民代郭正亮认为,此案“乱掰”的可能性很大。

他指出,技术上这个案子的问题太多,让人难以信服。

首先是CH-47支奴干直升机的价值问题。这款直升机早在1962年就开始生产,美国已经用了几十年,而且伊朗在1981年就买过45架。

因此,大陆如果真的想要了解这款飞机,通过其他渠道完全可以获得,不必大费周章地策动一名台军军官叛逃。

再者,如果说直升机本身不值那么多钱,那是不是这些所谓“机密资料”更有价值呢?对于大陆来说,如果真要获取这些资料,其实有很多种方式,比如通过中间人传递等。

谢孟书作为现役军人受出境管制,贸然叛逃显然不是最优选择。这种“极端手段”更像是用来炒作的噱头,而不是实际可操作的计划。

台湾网友则认为,“CH-47”支奴干这种慢吞吞的大型直升机,出海叛逃根本就是编造的一个笑话!

一架这么大的直升机在起飞时,很容易成为目标,被击落的风险也不小。所谓的“叛逃”计划,本身就存在逻辑上的漏洞。

再说了,以大陆现在的科技水平,解放军不可能对台湾的这些老旧直升机感兴趣。

去年下水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兵力投送能力,还可以执行远程打击和侦察任务,更搭载了先进的歼-35战斗机和攻击-11隐身无人机,这些都是极具现代化的装备。

特别是在无人机方面,解放军展示出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九天”无人机母舰的亮相吸引了全球关注。

这种母舰不仅展示出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创新能力,还为未来战争形态带来了新可能性。

岛内认为,即便解放军真有意图从台湾获取什么战机技术,F-16V或者AH-64E阿帕奇这样的高端战机无疑更有价值,而不是过时的CH-47。

甚至有人戏称,就算是为了打击台湾士气,也不至于选择这样一种低效的方法。

最扯的还是大陆出1500万美金利诱谢孟书出逃,完全就是在搞笑,用这些钱,大陆自己买一架新的战机不好吗?非要台军的旧机?

而且,台媒宣称谢孟书要驾机落在山东舰上,还是在解放军正在演习的时候,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解放军的演习内容和时间远比一架台军旧机更具有机密性,更别说大陆还花钱将这种事情提前告诉这名台军官,然后再让台当局发现。

不仅如此,我们从媒体报道中也发现了一些时间和细节叙述上的矛盾:

1.谢孟书被捕的时间和计划叛逃的时间并不一致。

2.CH-47直升机的操作要求也很高,需要至少四名机组成员配合,包括正副机长、机工长和装载长。要完成起飞前的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单靠一个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台媒却称,谢孟书被捕的时机是在刚刚准备起飞的阶段,而且还是他一个人完成准备任务,这都是自相矛盾的地方。

从种种迹象来看,台湾飞行员谢孟书“叛逃”事件,更像是民进党当局的一次恶意炒作,其心可诛。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