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萨德”首次在以色列参与导弹拦截,同一时间伊朗外长访华

美国“萨德“已参战,中东大乱!伊朗派人来北京,中国态度很坚决。

以色列媒体在12月27号报道,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了一枚导弹。当导弹进入以色列防空范围时,美军驻扎的“萨德”反导系统迅速做出反应,据说成功拦截了这枚导弹。

不过,以色列国防部是否确认是“萨德”系统立下的战功,目前尚未明确。

美军此次部署“萨德”产生了两个主要影响。

首先,生产“萨德”的美国军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极高的关注,成为备受瞩目的军火供应商。这次成功的拦截无疑为其产品做了绝佳宣传,可能会吸引多个国家的军队对这一系统的兴趣。

其次,这也是美国向中东地区国家传递的重要信号:任何针对以色列的攻击都可能导致美国的反击。

伊朗则因美以一系列动作而处于被动状态。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影响下,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这使得以色列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加沙地带事务上,并强化对抗伊朗导弹威胁的能力。

图片

此外,叙利亚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巴沙尔政权岌岌可危,这对于所谓的“抵抗之弧”阵线无疑是巨大打击。伊朗在对抗以色列的过程中,失去了一位重要盟友。

同时,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逐渐取得战略主动权,对“抵抗之弧”的另一成员——也门胡塞武装展开了报复性反击。这些行动削弱了伊朗盟友的战斗力,使得伊朗在与以色列的博弈中节节败退。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部署,不仅是为了保护以色列,对其自身的军事利益和地缘政治策略也具有重要影响。

而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其防御能力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提升,使其在面对邻国威胁时,拥有了更强的反制能力。

此外,中东地区国家间的关系,也因这些事件越来越紧张。以色列针对胡塞武装的行动,开辟了新一个战线,而美国的军事力量在背后提供技术和情报支持,使得这一冲突不仅仅局限于地区内,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次事件就像一块抛入中东池塘中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影响着周边各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策略。

图片

而伊朗的外交压力也随着这些变化不断加剧,这从伊朗外长频繁访华也能窥见一斑,希望借此获得中国的外交支持以平衡美国的威胁。

近期,伊朗外长阿拉格奇访问中国,此次访问尤其引人注目,因为这是在短短一周内中伊高层之间的第三次互动。

这种频繁的互动表明两国正在努力加强彼此间的关系,以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面临的各种挑战。

阿拉格奇在北京强调,此次访问的主要目标是深化伊朗与中国在各个层面的协调与合作。

他特别提到两国之间的重要协议——中伊“25年全面合作计划”。这个计划不仅有助于增强双方的政治互信,还为多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这是一项旨在加深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长期框架协议。

阿拉格奇引用中国的一句名言“行胜于言”,以表示中伊合作将步入“下一个黄金50年”。

这种表述不仅充满了期待,也显示出对两国未来关系的信心。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伊朗在这个时间节点选择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显示出其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迫切需要来自中国的支持。

图片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无疑是吸引伊朗靠近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化合作对伊朗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

然而,中国一向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政策,在中东地区也没有争霸的野心。中国更倾向于通过政治协商来解决冲突,并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和反人道主义行为。

因此,伊朗如果期望中国在其地区问题上直接介入,可能并不现实。除非中国在该地区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胁,或者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框架下以国际和平的名义进行行动,否则中国一般不会轻易参与其中。

伊朗的这次访华,显然希望在深化经贸和能源领域合作之外,也能获得一些国际舆论上的支持。

然而,仅仅依靠外部支持并不足以彻底化解伊朗面临的困难。对于一个在地区政治和军事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来说,伊朗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寻求自救。

如果伊朗在涉及地缘安全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甚至依赖“代理人”来处理事务,无论哪个国家都很难真正帮助它摆脱困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