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海博TV“生态保护计划”正式启动

在这个蔚蓝星球上

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

都承载着生命的奇迹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人口的不断增长

我们的环境

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我们宣布

海博TV

将携手福建省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会

共同开启“生态保护计划”

我们将不定期开展

如促进生态恢复科学放生

清理环境污染物

绿色生活推广等

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

敬请期待!


图片


第一期

让我们走进福建厦门

共同思考如何守护

海洋濒危物种“鲎”的家园

2024中华环保社会组织

可持续发展年会

分论坛一:海峡两岸中国鲎保护论坛

即将于12月21日在厦门举行


届时

海峡两岸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

将共同交流探讨中国鲎保护有效机制

调动社会多元力量

共同助力中国鲎野外种群修复


图片


首先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在地球上生存了四亿年的它们

↓↓↓



你知道“鲎”(hou)是什么吗?



“鲎”,在地球上生存了4.85亿年的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早在奥陶纪时期,鲎就已经存在,比恐龙还早出现一纪。它们经历了无数次地球灾难,见证了许多生物的消逝,熬过了四次物种大灭绝,至今仍保留着原始而古老的样貌。然而,如今它们却因人类的行为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


图片

鲎壳标本


鲎的淡蓝色血液中铜含量很高,在遇到细菌后会迅速凝固,鉴于这种特性,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种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天然试剂。鲎试剂一经推出,就成为了世界医疗卫生领域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标准方法,这让鲎成为了医学试剂中的“新星”。


在国内沿海地区,人们认为鲎能催奶通乳、清热解毒。因此,鲎在被取血后,常常会被作为食物卖到市场。“全身都是宝”的鲎因其潜在的经济利益,吸引人们开始大肆捕捞。除此之外,随着近些年来鲎繁育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叠加,中国鲎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珍稀濒危物种。


图片

采取鲎血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曾经是中国鲎重要栖息地的福建沿岸,已经很难再见到中国鲎成双成对上岸产卵,而沿岸适合中国鲎产卵和育幼的滩涂已大部分消失。2021年调查结果发现16个潮滩仍分布有幼鲎,且育幼场面积都较小,大多小于1000m×100m;2023年发现有些育幼场已被吹填沙,或被种植红树林而消失,育幼场在快速消失。


2021年夏季调查发现,16个鲎育幼场幼鲎种群大小为1-151只,密度范围为0.001-0.3356只/100平方米,2022调查发现,有3个群体已经消失,2023年发现仅剩下11个潮滩能见到幼鲎,且栖息密度不断下降,2022年栖息密度为0-0.158只/100平方米,2023年为0-0.091 只/100平方米。幼鲎种群也在快速消失。


图片图片

近年来鲎栖息地的变化


中国鲎,见证了亿万年沧海桑田的“活化石”,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更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珍贵遗产。我们需要更多守“鲎”生命的力量,您的每一份支持,都将为这个古老的物种注入新的希望,让中国鲎在我们的关爱中繁衍生息,传承亿万年的生命奇迹。




福建省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会简介


福建省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会是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于2016年10月13日登记注册的生态环保公益组织。协会以“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谋福,促进福建生态省与美丽中国建设”为宗旨。成立以来,协会协同多个政府部门搭建起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平台,开展了“增殖放流宣传发动”、“净海清滩”、“科学放生与生态安全”、“安澜闽江志愿服务”、“中国鲎繁育与种群修复”、“生态研学自然教育”等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福建生态环保“政府+民间”有效联动模式的探索与推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协会获得福建省4A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免税资格、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2023年,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授予“联动单位”,同年荣获省民政厅“福建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创投大赛”优秀奖。2024年,协会“安澜闽江”志愿服务项目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活动列为典型案例,入围福建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生态环保公益项目征集活动”。协会主要负责人荣获第七届全国“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第十六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21年度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2023年度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等荣誉。




让我们携手

从点滴做起

为地球母亲减压

为未来播种希望

海博TV“生态保护计划”

期待您的加入!

编辑:徐静、许昭兰、陈起越

审核:吴俊锋、杨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