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杀死真主党领导纳斯鲁拉之后,伊朗高层在悲痛之余,也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对外战略。
长期以来,伊朗内部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宗教势力,革命卫队,伊朗军队,再加上亲西方的“平民政治家”,几个营垒分明的阵营一直在明争暗斗。尤其是在支持“抵抗之弧”的问题上,各个力量之间的倾轧使得伊朗的内耗非常严重。
在去年底,以色列发动“加沙战争”之后,伊朗的反应显得非常犹豫且迟缓。特别是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暗杀以后,伊朗没有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报复行动,致使外界误认为伊朗已经屈服于美以的压力。这种迟疑不仅直接助长了以色列的军事冒险行为,促使其进一步升级了对黎巴嫩的战争,还给“抵抗之弧”的领导体系带来了灭顶之灾。一连串打击不仅挑战了伊朗的利益,动摇了其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也削弱了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
因此,在纳斯鲁拉被刺杀后,伊朗才如梦初醒,迅速在军事、外交和政治层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在亡羊补牢的同时,意图扭转当前的困境,实现战略上的破局。
在军事上,10月1日,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亲自下令,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弹道导弹袭击,作为对以色列近来不断挑衅的报复。
在外交上,10月4日,伊朗外长阿拉格奇不顾以色列的警告,冒着炮火飞到了贝鲁特,并与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米卡提”及国民议会议长“贝里”会面,表达了伊朗对黎巴嫩的坚定支持。随后,阿拉格奇又访问了叙利亚,与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讨论了如何阻止以色列的侵略及向黎巴嫩提供支持的问题。与此同时,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还前往卡塔尔出席了在多哈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峰会。在会议期间,海湾国家公开表示将保持中立,不允许任何国家利用他们的领空或军事基地对伊朗发动攻击。
在政治上,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五年来首次公开主持周五祈祷,并用阿拉伯语向整个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国家发出呼吁,希望地区国家团结一致,强调伊朗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只是对以色列“最小限度的惩罚”,如果有必要,伊朗将继续这类行动。
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伊朗释放了三个强烈的信号:一是坚决报复敌人;二是坚定支持盟友;三是坚持团结阿拉伯国家。这与它之前的战略模糊策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打破了外界的疑虑与猜测。
在以色列对黎巴嫩进行大规模轰炸之后,一些西方媒体声称伊朗可能正在放弃对真主党的支持。本来,这种说法只是西方试图离间“抵抗之弧”的惯用伎俩,但由于伊朗长期缺乏可见的实际行动,谣言在一定程度上对伊朗的威信造成了损伤。
伊朗此次大规模导弹袭击不仅是对以色列军事升级的强硬回应,展示了伊朗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也是对地区盟友的支持。而伊朗外长的一系列访问,则进一步强化了伊朗的这一立场。
在对贝鲁特实施大规模空袭之后,以色列就宣布对黎巴嫩实施军事封锁,并明确禁止叙利亚和伊朗的飞机在贝鲁特机场降落。以色列实际上是想通过武力威胁,削弱伊朗在“抵抗之弧”中的影响力。然而,阿拉格齐外长不顾以色列警告访问贝鲁特,表明伊朗不会在以色列的威胁面前退缩,反而会继续加强与这些盟友的合作。
“抵抗之弧”都是非国家武装实体,自身实力有限,很多东西都要靠外援。如果没有伊朗的军事支持,这些武装实体将难以为继。在以色列的军事打击给这些组织带来沉重压力的背景下,伊朗通过外交渠道传递出“我们在一起”的坚定信息,不仅强化了各个组织间 团结抵抗的意志,更激发了他们与以色列抗衡的决心。
总体来说,在以色列的步步紧逼之下,德黑兰通过果断的军事回应和外交手段,充分彰显了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对盟友的承诺,从而稳住了局面。
另外,在真主党的领导人纳斯鲁拉被炸身亡后,路透社就率先报道称,伊朗已经将哈梅内伊转移到安全地点。于是就有人嘲笑哈梅内伊,说他在自己的国家还要东躲西藏,根本就没一个领袖的样子。
结果,10月4日,哈梅内伊就公开主持了周五的大礼拜。这不仅粉碎了谣言,还向阿拉伯国家展开了一轮政治攻势。
在祷告活动的后半段,哈梅内伊罕见地用阿拉伯语向阿拉伯国家喊话,称伊朗和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以色列)。
此番言论,实际是对内塔尼亚胡此前挑衅性呼吁的针锋相对。因为在9月30日,内塔尼亚胡特意用英语向伊朗人民喊话,号召伊朗民众放下与犹太人的斗争,推翻自身政权,投靠以色列。对此,哈梅内伊则呼吁穆斯林国家要团结起来,共同应对以色列的威胁。
同时,哈梅内伊还向地区内的其它国家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伊朗愿意放下宗教分歧,和其它穆斯林国家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伊朗是什叶派的核心国家,而海湾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则是逊尼派的主导力量。几十年来,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宗教分歧一直是中东地区的主要地缘政治矛盾。与此同时,伊朗长期支持巴勒斯坦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和也门胡塞武装等抵抗力量来对抗以色列,而海湾阿拉伯国家则倾向于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双方因此矛盾重重,积怨颇深。哈梅内伊此次发出呼吁,表达了淡化宗派分歧,试图团结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愿望,这不仅是出于眼前的利益考虑,也是在战略调整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中东地区绝大部分是穆斯林国家,但却长期陷入动荡,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内部不团结。
美国和以色列长期以来通过分化地区国家从中渔利。如果伊朗和阿拉伯国家能实现某种合作,无疑对以色列将造成重大打击。因此,在哈梅内伊讲话后,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也向地区内国家喊话,呼吁中东政治力量团结起来,并组建像北约那样的联盟来对抗伊朗。但从结果来看,阿拉伯国家的反应可能让以色列失望了。
因为在刚刚结束的海湾国家峰会上,阿拉伯国家就集体向伊朗保证,他们将在以色列报复 “伊朗导弹袭击” 而可能引发的任何特定冲突中保持中立。可以说,这是在地区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伊朗获得的一个巨大外交胜利。
一些分析认为,海湾阿拉伯国家之所以选择中立,是因为这些国家不愿意被卷入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直接冲突中。因为任何涉及军事冲突的行动都可能威胁到石油生产和运输的安全。这些国家的石油基础设施极为重要,一旦遭到攻击,可能会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冲击。为了维持地区的经济稳定和确保能源的顺畅出口,海湾国家倾向于保持中立,避免站队任何一方。
但老羊认为,海湾国家的中立表态,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微妙变化。过去,这些国家与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相对紧密,尤其是在对抗伊朗的过程中。然而,近年来,海湾国家与伊朗的关系有所缓和,尤其是在沙特阿拉伯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的背景下。海湾国家开始意识到,与其继续支持美国和以色列的对抗政策,不如通过外交手段与伊朗达成妥协,这样既可以对冲以色列和西方的影响力,还可以降低冲突的风险。这一趋势表明,中东的多极化正在形成,海湾国家在地缘政治中更加注重自身的独立性与安全,而不再是单纯依赖外部大国的支持。
对伊朗来说,海湾国家的中立立场不仅为伊朗赢得了更多的战略回旋空间,也减少了其面临的直接威胁,使得伊朗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应对以色列。
因此,尽管以色列在美国的偏袒下,凭借军事优势四下出击,并取得了一些所谓的军事胜利。但这仅仅是一种短期的、战术层面的胜利,而在战略层面,胜利的天平却正在向伊朗倾斜。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知道伊朗和以色列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以色列与伊朗相互敌视,不仅是意识形态的冲突,更是一场围绕地区领导权展开的激烈较量。
伊朗的最终目标是困死以色列并驱逐美国势力。然而,由于力量不对等,伊朗不得不避免与美以正面冲突。因此,它打造了一个反以反美同盟——‘抵抗之弧’联盟,来替它冲锋陷阵。
以色列的目标,首先是突破以伊朗为首的“抵抗之弧”的围堵,其次就是逼迫伊朗臣服,成为像约旦、阿联酋、巴林那样亲以色列的国家。或者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将伊朗变成第二个巴勒斯坦。
但从这20多年的变化趋势来看,目标却离以色列的期望越来越远。
2000年前后,伊朗还处在美国及其盟友的重重包围之下。伊朗南部是美军海军基地和海湾盟友,西部是美国控制的伊拉克,东部东南部是美国控制的阿富汗和盟友巴基斯坦,甚至中亚方向都有俄罗斯允许美国驻军的基地。而当时美军在中东演练的项目也是直接登陆伊朗,推翻伊朗政权。可以说,当时的战略局势非常凶险。
然而,近年来,美国在伊朗周边的军事存在已经大幅减少,伊拉克的驻军减少到2500人且没有战斗部队。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南高加索的美国势力已经全部撤离。海湾国家在叙利亚、伊拉克和也门接连战败,只留下了一些空荡荡的中东美军基地。
反观以色列,现在更像是被逼到了墙角,南边有哈马斯,北边的真主党、东北有叙利亚,东方虽然有个亲以的约旦,但是约旦再往东就是伊朗系民兵占主导的伊拉克。而以色列最重要的地区实质盟友“海湾国家”还受到胡塞武装的牵制,从战略上处于一个被完全包围的态势。
通过这一年多的战争,以色列虽然展示了它无与伦比的情报能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并对哈马斯和真主党等组织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这种战术层面的成功,并没有改变其在战略上的被动局面。
而伊朗不但逐步摆脱了被包围和孤立的局面,还正在复杂的局势中寻求战略上的突破。而未来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很可能就在伊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变化中产生新的转折。
综上所述,虽然以色列和伊朗的斗争在短时间内仍然难以分出胜负,但从长远来看,由于犹太复国主义的倒行逆施,必然会被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所唾弃。而美国为了避免在中东布局的全面崩盘,也不可能毫无保留地为以色列无限兜底。如果以色列一意孤行,继续向弱小者挥舞屠刀,那么,等待它的注定只有失败,犹太复国主义分子不仅在中东,甚至在全世界都将再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