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易引发误解的疫苗,到底安不安全?

安全
腾讯较真 | 丁阳 李敏 2016.03.22 22:00

流传报道

近日有关疫苗的报道,不可避免地引发公众对疫苗问题各方面的担忧,一些不正确的报道,更让人们对疫苗产生了误解。《较真》整理了一些关于疫苗最重要的误区,供网友们进行参考。


网友看法

论证过程

问题疫苗事件让“疫苗恐慌”蔓延,但很多都是误区

误区之一:《疫苗之殇》①中,伤残孩子与接种疫苗有明确因果关系

较真:说法错误。这篇报道的写作手法,很容易让人把每个孩子的伤残与接种疫苗联系起来,但报道并没有提供医学方面两者有联系的证据。实际上,除去疫苗本身的异常反应、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外,孩子在接种疫苗后产生伤残、死亡等严重后果,也可能是一种巧合,即“偶合症”。据官方数据,2013年全国有166例接种后死亡病例,偶合症占了132例②。

误区之二:每年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

较真:数字过于夸张。“每年超过1000个”这个数字来自2013年《疫苗之殇》最初报道里的估算,但这个数字并不准确。根据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管理系统(AEFI),2010年报告的后遗症数量为63例,2011年为46例,2012年为40例,2013年为72例③。

误区之三:打了未冷藏的疫苗,会有生命危险

较真:说法存在误导。问题疫苗全部未经冷藏就被销售,是这次事件的焦点。但注射过期疫苗本身不会带来风险,世卫组织最新的一份说明指出:“疫苗应该正确储存和管理,否则将失去效力或降低效力。但必须注意的是,不正确储存或过期的疫苗几乎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因此在本事件中,疫苗安全风险非常低。儿童面临的风险在于缺乏对疾病的预防能力,这也是接种疫苗的目的。④”

美国疾控中心的一份文件也显示,“疫苗的存储超过推荐的温度”带来的问题是:会降低其效力,本来该有的保护作用失效。如被犬只咬了应该打狂犬疫苗,失效了就会造成危险⑤。世界卫生组织乙肝疫苗立场文件甚至提到:乙肝疫苗在45度环境放置1周或37度环境1个月,其免疫原性(即效果)和免疫反应性(即安全性)均未发生改变⑥。

误区之四:接种产生不良反应,都是因为疫苗有问题

较真:说法错误。合格疫苗规范接种也会产生接种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前面提到的偶合症,以及极少的心因性反应。问题疫苗,以及接种不规范等造成的不良反应,属接种事故。2013年的AEFI监测数据显示,全国接种事故总共18例,疫苗质量事故0例(7)。

误区之五:二类疫苗不安全,不要打

较真:说法错误。二类疫苗即自费疫苗,销售管理上不如一类疫苗完善,但出现的问题也只是未经冷藏而失效。但不去的打的话就等于失去了这些疫苗的保护。我国的一些二类疫苗在其他国家是要求接种,并且是免费接种的,比如说水痘疫苗、肺炎疫苗等,在美国就属于“一类疫苗”的范围⑧。

误区之六:脊灰减毒活疫苗不该打

较真:说法有一定道理。减毒活疫苗是通过减少病原体的毒力,但仍保持它存活的疫苗。目前能够确认为疫苗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就是脊灰减毒活疫苗导致的类似小儿麻痹症的肢体瘫痪,发生率极低,约1/25万⑨。但一旦发生,患者的肢体瘫痪几乎是终生的。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使用“灭活疫苗”,目前成本比较高,但可以自费去打。

误区之七:国产疫苗技术落后,用不得

较真:错误。两年前,果壳网的一篇文章《疫苗:国产vs进口,哪个更好?》(10),对国内市场上12种既有国产又有进口的疫苗进行了性能对比——防病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某些种类的国产疫苗在性能上略逊于进口疫苗,但对大部分疫苗来说国产与进口的性能不相上下。若从性能与价格综合来看,国产疫苗的性价比通常都高于进口疫苗。

但是在具体生产工艺上,国产疫苗确实和进口疫苗存在差距。比如目前国家免疫规划应用的很多疫苗属于传统疫苗品种,采用减活(将病毒的致病力减弱,做成活的脊灰疫苗病毒)工艺,而国外上市的很多疫苗则是灭活(将病毒灭活后做成疫苗)工艺的新型疫苗。这其实是因为,我国是疫苗消费大国,国家财政不足以支持高成本新型疫苗的免费接种。

数据来看,疫苗引发的健康风险是很低的

数据来源:论文《中国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分析》数据来源:论文《中国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分析》

如上图所示,从2013年国家的检测数据来看,疫苗引发的健康风险时很低的,并且绝大部分死亡案例来自偶合症,即死亡与注射疫苗无关。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是,所监测的疑似异常反应137560例中,治愈或好转的达136298例,占99.08%(11)。

公众误解疫苗,最终会误了公众健康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陶黎纳曾在《疫苗接种,打还是不打》(11)这篇文章中详细论述了公众误解疫苗带来过哪些灾难,转引如下——

“在国外,有几起非常著名的案例。1974年,英国有报道称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发生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电视新闻持续报道此事,公众丧失信心,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但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下滑,发病率由接近之前 1/10万上升至100/10万~200/10万,从而形成了百日咳的疫情。

“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疫苗接种并不是纯粹的个体选择,人群疫苗接种率要达到一定的比率,才会形成人群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不同疾病,在达到的接种率要求不同,目前我国对免费疫苗的接种率指标统一定为90%,当然这其中也融合了管理要求。所以说,如果人们因为误解认为疫苗接种不安全,都选择不接种疫苗,很可能造成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严重后果。

“日本在同一时期也因为媒体报导白百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发生了与英国几乎完全相同的一幕:白百破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现1.3万余病例,41人死亡的后果。

“同样的事件,1998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一篇论文,称麻腮风疫苗可能引发自闭症,经媒体报道后,不少家长拒绝为孩子接种该疫苗。6年后,英国麻腮风疫苗接种率由最高时期的92%降至81%。该论文观点还波及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和美国,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疫苗抵制”运动。

“但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等机构开展了长期研究后,最终并未发现麻腮风疫苗与自闭症存在关联。2010年,英国医学总会吊销了该论文作者的行医资格,《柳叶刀》也撤下了相关论文。但自论文发表以来,被波及国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未接种疫苗的的麻疹易感人群,麻疹疫情一触即发。2008年,英国麻疹病例10年来首次超过1000例,英国为此发出流行病警告。2012年3月-2013年2月,欧洲经济区国家和克罗地亚共报告8499例麻疹病例,其中英国报告2314例。8499例麻疹病例中,6655例(82%)未接种疫苗、1045例(13%)只接种了1剂次疫苗(常规应该接种2剂次)。1岁~4岁儿童中,77%的病例没有进行疫苗接种。”

《较真》栏目微信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扫描二维码或微信公号搜索“全民较真”,查看更多内容,提供疑似不实新闻,并与我们进行互动。

结论

正如很多人指出的,疫苗是一个与公众健康密切相关,但又极易引发误解的事物。国内疫苗管理制度和救助体系存在问题是事实,但流传的报道若不经正确地解读,错误地放大对疫苗问题的不安,会引起恐慌,降低疫苗的接种率,而这应该是极力避免的。

参考资料
查看更多
更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