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新能源产业:为江苏造就新机遇加快推进已获得发改委批准、总投资160亿元的江苏如东洋口港LNG接收站和燃气轮机电厂项目;在如东风电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抓紧开工二期项目,筹备三期项目以及江苏东台、大丰两个风能发电项目,力争“十一五”末,江苏省累计投产风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以上…[详细] |
海洋产业:成为跨入强省行列的生力军据了解,江苏海洋产业重点主要集中在海洋食品加工、海洋医药,海洋盐业,外向高效海洋产业等。如何抓抢机遇,加快海洋产业开发?江苏省人大代表周铁根和詹立风认为,在做好海洋功能规划的前提下,要立足资源特点,宜港则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详细] |
沿海重化工业:不上高污染项目是底线在沿海形成炼油及后续加工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基础上,未来5年,江苏沿海将形成我国一个新的石化产业集群。另外,发展沿海船舶修造、纺织机械,争取建成国内外有影响的机械装备制造和船舶生产基地,也已成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腾飞新的起点…[详细] |
现代物流业:积极拉动沿海港口活力现代物流业积极拉动了江苏沿海港口活力,并以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契机,形成了功能完善、分工明确、定位清晰的沿海港口物流群。连云港作为江苏惟一的大型海港和中国中西部最便捷的出海港,在全省沿海开发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详细] |
江苏“十二五”打造8大“万亿级”工业产业据悉,2010年江苏省机械、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冶金(有色)和石化6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万亿元。未来5年,在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江苏省将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力争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收入分别在2011年、2015年突破1万亿元。届时,该省将形成8大万亿级工业产业…[详细] |
江苏十二五开局将重点办好改善民生十件实事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民生是为政之本,今年江苏省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加大就业扶持力度。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三是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四是实施新一轮农民健康工程…[详细] |
江苏投资400亿建地铁 5年内地级市全通高铁“‘十二五’期间,江苏铁路网建成75%以上。铁路运营总里程超过3200公里,时速200公里以上的电气化铁路通达85%以上的市县;高速公路网建成85%以上,通车总里程超过47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2600公里以上,市到县以及相邻县之间一级公路短直连通率达到90%……”[详细] |
江苏十二五环保目标城市“蓝天”5年内超九成“十二五”环保目标已经确定:城市要实现九成以上“蓝天”数,重点河流基本消除劣五类脏水。“十二五”江苏的环保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这从大家最直接感受到的空气方面就可以反映出来。“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超过92%,其中空气质量为森林级‘优秀’的比重提到25%。”…[详细] |
江苏“十二五”研发投入要占GDP比例2.5%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指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上考虑到我们的研发投入要大幅度增加。十二五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要占2.5%。我们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大幅度增加,要提高到60%。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持续提升,对外技术依存度要降到30%,使得创新真正成为全省科学发展、两个率先的引领和支撑。…[详细] |
江苏“十二五”规划首次列入文化指标记者从江苏省文化厅获悉,江苏首次将文化指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率”列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至2015年,全省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将这一明确的文化指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有利于形成鲜明导向,引导各地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详细] |
江苏:“十二五”欲打造万亿级旅游产业记者24日从江苏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2010年,江苏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超过3.5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85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该省计划“十二五”期间将旅游业打造成为一个万亿级产业。 …[详细] |
江苏2015年高标准农田比重将占一半江苏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高标准农田比重将达到50%,设施农业比重达到15%。“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的设施化、机械化水平,加快利用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