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6月6日,刚刚一岁的《星期评论》停刊了,戴季陶不得不离开上海。彼时他神情恍惚、面对未来难以抉择,一个人回到了浙江吴兴老家,闭门不出,以逃避现实对心灵的冲击。
不久之后,戴季陶接到孙中山指示,去四川劝告川军将领罢兵议和,发展地方经济,以支持孙“和平统一和兵工救国”的倡议。但当他刚刚走出吴兴不远,小舟还停留在江中之时,就传来了各个军阀广置军火,战端即燃的消息。他才有的一点热情又在瞬间熄灭了。
站在船头的戴季陶思索几年来走过的政治路程,前途难卜,充满迷茫,似乎只有脱离尘世才能找到解脱,那个夜晚,戴季陶纵身跳入了江水之中。跳入江中的戴季陶被一位乡民救起,经历过这一生死大劫,戴季陶的内心也发生了转变,但这种转变却来得有些太过突然。
他开始检讨自己所犯的两大罪过,一曰,辛亥革命办《民权报》时,“过于鼓吹杀伐的言论”;二曰,新闻化运动时期“胡适输入西洋的学说,以为便可以救国救民,不只太过无识,而且真是罪过”。他甚至在《八觉》中说,主办《星期评论》时介绍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初期筹划,“这更是不可饶恕的罪过”,甚至诋毁共产党人“是一群野兽,真要把中国民族仅存的一点保存在平民阶级里面优美德性都破坏干净,造成洪水猛兽的世界。”至此,他已经不再犹豫徘徊,而是公开站到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开始构建其反共理论。
戴季陶反共理论的萌芽期,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国共第一次合作,源于孙中山看到国民党已经开始蜕变,“组织未备,训练未周”,“热情消灭,奋斗之精神逐渐丧失”,国民党已经到了非改组不可的时候。而共产党刚刚成立,其所焕发的勃勃生机感染了孙中山,他意欲借助这些年轻而热情的共产党人,给国民党注入新的生命。
面对孙中山的决定,戴季陶纵有万般无奈也绝不会公开违背,他选择了以消极方式来应对。虽然身为国民党改组委员会成员,戴季陶在其中的工作却大多是敷衍和应酬。不久之后,他就给孙中山发去了辞职的电报,置身国民党改组事宜之外。
孙中山让廖仲恺前来劝慰,但戴季陶已经认准了反共的道路,再度对“容共”政策表示怀疑,明确表示不会参与其中。
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在即,孙中山几次函电催促戴季陶南下,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戴季陶到达了广州。国民党一大期间,鉴于孙中山的态度,戴季陶缄口不言,甚至违心的做了一些工作,但他内心深处却依旧对共产党充满抵触。
1924年3月29日,他与何香凝、谭平山交谈时说:“今日中国之需要,则又为一有力之国民党,共产党人亦既承认之矣,若于此日,共产党之同志,能牺牲其党籍,而完全成为一纯粹之国民党,使国民党中,不致同时有两个中心,然而一切纷争,乃可尽除,而组织工作,乃不致受次无形之障碍。”
但戴季陶的这番说辞并没有受到各方的认同,反而一再碰壁,无奈之下,他只得再度闭门,意欲用自己的思维重新阐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国民党一大召开后不久,孙中山逝世了,国民党内的权力结构面临全面洗牌,党内右派反共已是明火执仗,而戴季陶也从后台跳到了前台,成为国民党内“创作反共理论的第一人”。他的《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和《民生哲学系统表》成为了构建所谓“戴季陶主义”的理论核心。
戴季陶打着孙中山的旗号,消解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利用和夸大孙中山思想中的消极内容,以维护国民党的纯洁为幌子,大肆诋毁中共。戴季陶在这一系列学说中,多次强调国民党的唯一性,他认为国共合作是共产党采用的寄生政策,他说共产党“为时代不需要”、“国民不需要”,更说那些投身马克思主义的年轻人,是“盲从共产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所组织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在戴季陶的眼里是不是有助于国民进步和国家发展,是其对中共和马克思主义之态度的一个重要评价参考。在中共建党时期,中华民国虽然处在军阀割据的分散状态,但作为一个实体的国家,其存在是现实的,而且这种形式上的民主国家在戴季陶的心目中,已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国家政体。
理论主义的坚持与革命活动的目的,在戴季陶看来,显然并不是要推翻这个辛亥革命以来辛苦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权,而是要改造和完善它,不断加强其统治能力和提高其执政建设水平。因此,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戴季陶的反共、反革命思想的出炉是合情合理,非常正常的。加强国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限制和防止共产党—在戴季陶的思想中,此时共产党已与“过激党” 无本质差别,是作为国民党高层决策人员的必然选择。
戴季陶主义一出炉,便博得国民党右派齐声喝彩,这等于为他们找到了背叛孙中山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蒋介石的清党进行了舆论造势。一时间国民党内右派占据上风,而五卅运动前后,国民党内上海执行部的共产党员,也不得不全部离开上海。
此后一年多时间里,社会各界,包括国民党内部分人士对戴季陶进行了坚决回击,无奈大势已经右倾,虽然这些批判回击激起了社会舆论的波澜,但对戴季陶而言,这无损于他在国民党内的地位。
1927年,四·一二事件发生时,已经迁任中山大学校长的戴季陶立即响应,签署《处置共产分子》布告,布告中称:“其共产分子,如系学生,即予一律开除学籍,如系职工,即行解除职务。至犯发动嫌疑各生,应即停止晋业,留校察看。”除此之外,戴季陶还在中山大学校内大兴白色恐怖,整个中山大学校园都被笼罩在一片乌烟瘴气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