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孙立极 |
开放,自信的表现 |
采访十七大新闻中心,让人感受最深的不是喜庆的中国结、温馨问候语,也不是周到的休息区、免费咖啡,而是一种氛围、一种姿态――
记者接待处,数千册图书资料一字摆开,介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方方面面,中、英、法、德、日等多个语种,任记者取用。
[详细] |
|
|
大河网记者万大珂 |
我到了北京 因为网络 我很“强大” |
今天,2007年10月13日,下午16点10分,我和大河报首席记者杜超大姐来到了北京,郑州还是阴云密布,北京已经云开雾散,一副秋高气爽的模样。我的“模样”也变了:左肩背着电脑包,右肩挎着数码相机,手里拖着重重的行囊,里面还有大河论坛嘉宾上网流程的文字档案,当然,还有网站同事们沉甸甸的期待。北京机场依然人流如潮,[详细] |
|
|
新华日报记者陆峰 |
盛会,吹来开放新风 |
十七大盛会新风扑面。
昨天下午举行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透露:共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1135名境外记者申请采访这次大会;大会讨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时,将安排34个代表团对记者开放,允许记者旁听,也预留一定的时间请记者提问。
[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