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铀交给我们”俄罗斯密谈伊朗提出关键方案,美以会被迫松手吗?

“所有关于伊朗核计划的问题,都必须通过外交解决。”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7月6日在里约热内卢发出的这一表态,像是一枚投向中东乱局的信号弹。就在几周前,美以联手对伊朗发动空袭,甚至炸毁了数处国际原子能机构保护下的核能设施,伊核危机陡然升温。而如今,在金砖峰会期间,俄罗斯与伊朗的高层密谈让这场危机出现了新的变数。

俄罗斯外交部的声明罕见地指名道姓谴责美以:“这种破坏国际核安全的行动,必须被制止。”这是莫斯科首次在公开文件中,用如此尖锐的语气批评华盛顿和特拉维夫。而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齐也借机强调,德黑兰无意研发核武器,但绝不会屈服于空袭和制裁。

图片 

俄伊密谈背后的盘算

俄罗斯此时伸出“调停之手”,并非出于单纯的和平愿景。自去年乌克兰战场僵局以来,克里姆林宫正在中东寻找新的战略杠杆。伊朗,正是最佳选择。

拉夫罗夫与阿拉格齐的会谈中,俄方提出一个颇具操作性的方案:由俄罗斯暂时储存伊朗浓缩铀,以换取美国和以色列的“降温”,并推动伊核谈判重启。这一提议如果成行,将让俄罗斯在美伊博弈中掌握关键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俄罗斯第一次扮演“伊朗核保险箱”的角色。十多年前,莫斯科曾提出类似计划,但被美国一口否决。而如今,面对伊朗日益增强的铀浓缩能力,美以是否还敢贸然拒绝,已成疑问。

图片 

美以强硬立场难撼动?

不过,俄罗斯的调停路注定艰难。上个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阁会议上放言:“哪怕付出代价,也要阻止伊朗跨越核门槛。”美方则更直白,国务卿鲁比奥强调“不会允许另一个核国家出现在中东”。

事实上,美以对伊朗的多轮空袭,已经让德黑兰的核设施出现严重损毁,但也激起了伊朗国内更强烈的核独立呼声。

在这种高压态势下,拉夫罗夫的“外交解决论”听上去理想化,却可能是当前唯一能防止局势彻底失控的路径。

图片 

中俄联手调停的可能性

有趣的是,这次会谈发生在金砖峰会期间。中方此前已公开表态,支持“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伊核问题”,并反对任何破坏伊核协议的单边行动。如果中俄联手推动新一轮伊核框架协议,是否会改变美以的强硬姿态?

对于伊朗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喘息的机会。阿拉格齐在会谈中罕见使用了“欢迎俄罗斯斡旋”的字眼,暗示德黑兰愿意在外交桌上做出有限妥协。但前提是,美以必须停止空袭,否则一切谈判毫无意义。

图片 

下一步,局势走向何方?

里约的这一场俄伊会谈,或许只是中东大博弈的序章。俄罗斯能否说服美国坐下来谈判?以色列是否会继续单边行动?而伊朗,会不会在压力之下做出真正的战略选择?

中东上空的硝烟未散,但一场关于核与和平的较量,已在悄然展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