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突发!警方当场击毙

近日

江西省吉安市

吉水县公安局乌江派出所

接到报警称

乌江镇枫坪村

出现数头“疯牛”

在村中乱冲乱撞,踩踏财物

对村民人身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目前已经对部分农田作物

造成破坏


接到报警后

乌江派出所民警先行到达枫坪村

与村委会工作人员会合

迅速开展先期工作

疏散周边群众、划定警戒区域

防止村民靠近危险地带

同时向县公安局请求增援

随后

特巡警大队携带装备

赶赴现场处置


图片


特巡警大队民警抵达现场后

对现场环境及牛的状态

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

经综合研判

确认这几头黄牛情绪极不稳定

在村内无序活动

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且难以采用常规方法

进行安全驱离或捕捉

强行抓捕可能导致其受惊失控

威胁群众安全

民警在综合多方意见

并得到牛主人同意后

决定对这几头牛进行击毙处理


图片


特巡警大队队员

凭借专业素养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迅速选定射击位置

果断开枪

成功将4头

存在安全隐患的牛击毙

及时消除了险情


图片


遇到野生动物

首要原则是及时撤退

保持安全距离

切勿尝试接近或挑衅

应避免以下行为误区

↓↓↓


误区一:惊慌失措,拔腿就跑?


真相:遇到野生动物,尤其是猛兽时,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尖叫着转身就跑。但这样做只会让动物感到威胁,或者让动物误以为是猎物,从而激起动物的追捕欲望,增加其攻击的可能性。记住,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然后慢慢后退,避免直接对视。


误区二:装死可以避开危险?


有人说被猛兽攻击时可以采用装死的办法逃生,因为很多野生动物是不吃死掉的猎物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野生动物攻击人的行为本身可能不是为了捕猎,也就不存在是否吃死物的问题了。部分野生动物是杂食性动物,即便倒地装死,它们在饥饿难耐时也会拼命攻击人类。


误区三:用食物或玩具引诱就可以躲过一劫?


真相:千万别以为用一根胡萝卜就能让野兽变温顺。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动物误以为是潜在的威胁或猎物,引诱的动作极可能诱发其攻击性。


误区四:机会难得,赶快拍照留念?


真相:NO!在野生动物面前,生命安全比任何自拍都重要。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可放松警惕,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切勿错过最佳避险时机。


误区五:模仿动物行为能跟它做“朋友”?


真相:别以为模仿它们的叫声或动作就能“打入内部”,这反而可能引起误解或激怒它们。保持人类应有的姿态,尊重它们的领地。


避险“秘籍”来啦


一、保持距离,尊重领地


野生动物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和领地意识,保持安全距离,不擅自进入它们的领地,是避免冲突的首要原则。如果野生动物闯入人类生活区域,首要原则也是及时撤退,保持安全距离,切勿尝试接近或挑衅。若是距离很近,务必保持冷静,寻求正确的避险方法。


二、缓慢移动,避免直视


遇到野生动物时,首先提醒自己不要慌乱,沉住气,尽量缓慢、平稳地后退,避免突然的动作或直视它们的眼睛,这可以减少被视作威胁的可能。


三、想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更强大


用双手撑起衣服,或者将外套撑成大披风,通过人声或器物的声音制造出“巨人的响声”,同时大幅度地摆动身体,让自己看起来“强得可怕”,以震慑野生动物。然后慢慢后退,寻求掩护和脱逃机会。


四、使用物品防御,但不主动攻击


可以利用背包、外套、长棍等作为临时防护,但切勿主动攻击野生动物,以免激怒或吸引它们。一旦发生正面冲突,正面朝向它们,保持直立,用石头、棍子等攻击它们的眼睛、鼻子等脆弱部位,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脸部和喉咙。


五、露营夜宿一定要保留光源


在野外露营夜宿要妥善处理食物垃圾,减少吸引野生动物的概率。很多野生动物夜视力好,可以察觉人的存在,但它们普遍怕光,所以夜宿期间,应当要打开手电筒或生篝火,加以防护。


六、求助专业人士


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之中,立即拨打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电话或报警,寻求专业帮助。如不小心被抓伤、咬伤,要及时就医和接种狂犬疫苗。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吉水公安

图片


编辑:吕仲月

责编:高畅

主编:高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