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奔跑者④小哥驿站蹲点:36℃,他们把过热手机“冻”进冰箱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楼纯

下午1点,杭州的气温来到了36度,正值一天最炎热的时候。位于杭州东坡路社区的“尚小驿”里,不少刚忙完中午送餐高峰的小哥正趴着休息。

图片

潮新闻“小哥节”挂牌的小哥之家。资料图片

这处小哥驿站,是潮新闻“小哥节”联合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挂牌共建的第一家“小哥之家”,并同步推出了同名的线上专区。这么多年来潮新闻一直致力于为小哥搭建温馨氛围的线上线下家园,立体化展现新时代小哥新风貌,全方位打造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全力助推小哥诉求无障碍渠道建设,提升小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不仅是小哥,所有有需要的劳动者都可以到这些驿站休息,获取饮水、充电等。

这两天,潮新闻记者来到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小哥驿站蹲点,记录下了城市一角里每天都在发生的,和高温、小哥以及社会关爱等等相关的故事。

名叫张仁(化名)的小哥,中午跑了10多单,他走进站点的第一件事情,是撩起衣服吹空调,给自己身上降降温。然后,他熟门熟路地把手机放进冰箱里。面对记者的疑惑,张仁笑着说:“实在是太热了,手机都热得受不了,只能放冰箱里降降温。我两个手机轮着用都不行,稍微点几下就要卡住了。”

不过对于他本人来说,早已习惯了高温天,应对处理方式也相对“简单粗暴”,“跑几单,感觉太热了,就停一会,(接单的区域)离尚小驿近,就跑进来休息一下,给手机、充电宝充下电,电量非常重要,然后就是喝口水。周围很多小哥都会来这里。”张仁说,他已经在杭州跑过了3个夏天,见识过了中国“新火炉”的威力,“今年也算不上最热。”

图片

东坡路尚小驿 楼纯/摄

来自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已迭代升级7516个“暖蜂驿站”“司机之家”等综合性服务平台。这些驿站不是为了建而建,而是真正沿着小哥工作路线合理布局,打造“15分钟服务圈”。

“尚小驿”也是其中一个,它是杭州市上城区为快递员、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打造的服务驿站。它主要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城管驿站和功能驿站设立,同时在商业街、商业综合体等新就业群体集聚场所重点设立。“尚小驿”配备有休息桌椅、空调等设施,可让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歇脚休息。同时提供茶水热饮、雨伞租借、手机充电、食品加热等服务,还设有应急医用箱,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和应急需求。

小哥们对记者说,这样的站点很容易找到,对于他们来说的,“最大的作用,就是有一个地方可以坐一坐,歇口气。”

图片

一位小哥在用餐 楼纯/摄

下午2点,中午送餐高峰基本结束,来到驿站休息、吃饭、给设备充电的小哥多了起来。

一名小哥取下他电瓶车前面的挡雨塑料布,铺在靠墙边的地上,直接就地躺下,又从书架上拿了几本书用来当做枕头。他躺在地上刷了会儿手机,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这个时间,也是大多数骑手的“饭点”,有些小哥提着刚买来的盒饭等,到驿站用餐。在高峰别人吃饭时,他们忙着送餐,喝口水都是奢望。

邝小哥走进来的时候,拎着一盒兰州拉面和一杯蜜雪冰城的果茶。把还热着的汤倒进面条里,搅拌了几下,开始吃午饭。他一边吃一边擦着汗说:“天气热,是外卖的旺季。出门来吃饭的人会少,点外卖的人自然会变多,我们就能接更多的单子。”

之后,又有一名皮肤黝黑的小哥大步流星走进站点,拿下头盔,里面还戴着一个吸汗的头罩。他用纸巾擦了擦汗,拿出装午餐的袋子,里面是一个肉夹馍和一碗凉皮,包装上写着“西北菜”。稍微休整了一下,开始享用自己的午餐。吃了大概10分钟,手机叮咚一下响起了一声接到订单的声音,他简单收拾了一下,骑上车消失在了酷暑里。

图片

小哥枕着几本书,刷了一会儿手机,很快进入梦乡。楼纯/摄

潮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些进驿站吃饭的小哥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不少人手机端一直开着接单,一有单子进来,他们匆匆扒拉几口饭,就又跑出去送餐了。

对于那些已经用过餐,不想午睡也不想接单的小哥,他们会通过刷短视频、短剧,和同行、朋友聊聊天来消磨时间。一位陈姓的小哥,刷着APP查看自己今天的单量,算一算半天挣了多少钱。“我刚入行,经常会查看一下自己跑了多少单,能挣多少钱。”陈小哥笑着说对记者说,“感觉跑得还不够快,跑的单子不够多。”

除了手机,驿站提供的冰箱里,摆满了小哥们提前放在里面在矿泉水和饮料,甚至有个小哥买了一个西瓜放在里面。

“这些都是平时在附近湖滨一带跑单的小哥放在这里的,有空了就会来拿。”张仁说,有了这样的小哥驿站,他们的跑单生活就要“幸福”得多了。

这些饮料和水,大多数都是一升以上的大瓶装,主打一个量大实惠。娃哈哈、怡宝或者农夫山泉的1.5升装饮用水特别受欢迎。“大热天,来这里喝一口冰水,也是一种享受。”一位小哥说。

据了解,附近一些街道的幸福邻里食堂会与“尚小驿”联动,为骑手提供午餐优惠折扣,延长食堂开放时间方便他们错峰用餐,还依托相关资源提供免费爱心粥品等,保障用餐健康卫生。部分街道还依托社区学院平台,联动社会机构资源,通过 “尚小驿” 为新就业群体打通学历晋升通道,助力其学习知识、提升技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