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化兴88岁留影
禹化兴,1936年生,中国美协会员、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术大展国家评委,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毕业,中央美院国画系进修结业。美术作品有国画、油画、水粉、雕塑。1979、1981、1987、1990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四次全国美展中,两次获全国一等奖(金奖),两次获全国二等奖(银奖)。历任:河南省国画家协会顾问、河南省科学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炎黄书画院副院长、郑州画院副院长、郑州大学名誉教授、美国中华艺术学会顾问、法国巴黎陶艺绘画协会顾问、澳大利亚东方艺术家协会顾问、马来西亚博雅艺术中心顾问。曾入主郑州美协22年,《郑州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禹化兴早期油画自画像
禹化兴早期雕塑自塑像
禹化兴早期国画自画像
禹化兴早期山水作品
《山水四条屏——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歌,冬山如睡》
禹化兴早期水粉作品
《稀土十七姐妹》80×75cm
禹化兴早期中国画作品
《金刚经——敦煌莫高窟》350×180cm
1991年禹化兴开始抽身名利场收缩画路,以前30年中西兼修之实力专注于苍松绘画,同时创意发起“世界和平书画展”世界五大洲巡展。经中国文化部备案,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每年进入一个国家,连续三十年,以松作领衔巡展各国三十届次。往返中、韩、澳、美、马、日、法、荷、俄、毛、印、新、加、埃各国展出地,行程42万里,传扬中国苍松精神、助推世界和平理念。获《国际艺坛贡献奖》(马来西亚部长和中国驻马大使共同颁发);《WPA世界和平艺术终身成就奖》(毛里求斯部长和中国驻毛大使共同颁发);《功勋艺术家》荣誉牌(河南省政府文化厅颁发)。2006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禹化兴苍松世界》一书。以中、法、俄、韩、澳、马书画界53位知名人士著文题赞,以300幅作品、180幅世界巡展图片和禹化兴画松感悟:“苍松精神五气一体”、“画松十要”、“画松十八法”。成为有史以来第一部颇具份量的画松立论传世之作。已随禹化兴作品传入世界五大洲22个国家,2022中国美院选编《禹化兴中国画作品》,中央美院选编《禹化兴苍松绘画作品》,清华大学选编《禹化兴绘画作品》,先后列入《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充分肯定禹化兴画松的学术品位,影响波及中外,有《文化使者》、《和平使者》、《以画松走向世界第一人》、《千古画松一巨擘》之誉。
禹化兴89岁新作《九龙松》138×68cm
松树是地球上最早的物种之一,距今已有二亿三千万年的生长历史。虽历经天地巨变,恐龙灭绝,苍松却以自身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更加蓬勃。时至今日,地球上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苍松相伴。四千多年前,大禹王建立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首先立松树为国树(社稷之树)。自那时以来,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无不仰视苍松精神而成为中华民族之脊梁。苍松精神就是中国精神。
禹化兴《白云成海,苍松化龙》68×138cm
禹化兴画松
松树,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唐代,王维,宋代李成、郭熙,元代倪瓒、王蒙。明清时期,八大山人、石涛这些历代画家的探索与实践,为画松艺术积累了丰厚的遗产和深厚的文化滋养。
在当代中国画坛的浩瀚星空中,禹化兴以其独树一帜的画松艺术,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夺目光芒。
禹化兴《搏风摆月》坐对长松气自豪 68×138cm
禹化兴《霞光远眺》黄山松 90×180cm
禹化兴深谙传统绘画的精髓,他遍览历代画松佳作,潜心研习古人的笔墨技法。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将新时代的特征、西方绘画的色彩、虚实、现代美学的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等元素巧妙的融入中国画的创作中,他以《师成法,无定法,唯我神使;有所求,不强求,顺其自然。》为座右铭,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追求形神兼备。避免了传统水墨画松的直、板、僵、黑和表现形式上的局限,使画面更具立体感与空间感,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氛围,让观者仿佛置身于松涛阵阵的山林之中。
禹化兴《俯仰天地》生灵系列之八 68×138cm
禹化兴《苍龙搅海》苍崖倒挂 90×180cm
禹化兴画松的艺术特色
(1)精妙入微的形神塑造
禹化兴对松树的造型有着极为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理解。数十年中,他四上黄山,五进戒台寺,登峨眉、泰山、庐山、华山、嵩山,遍访各地名山盛景,考察俄罗斯寒带松,毛里求斯热带松,夏威夷大风口矮松,荷兰低地松,韩国、日本半岛松,通过观松、画松与松神交,取其形神,应之以不同笔法、墨法、化为笔下搏风摆月,俯仰聚散的精神图腾,禹化兴提出《画松十要》:一日凝神,松静自然;二曰循理,落笔有据;三曰贯气,随思应变;四曰成趣,华滋飘逸;五曰生情,以情运腕;六曰强骨,以骨壮神;七曰繁枝,巧拙并用;八曰化板,虚实相生;九曰尽意,题跋映衬;十曰穷变,常画常新。以骨法求刚健,以墨法求华滋,以草法求灵动,以气韵求飘逸,以淡雅求脱俗,以简约求大气,以纷繁求情趣,以平凡求神奇。专注于松,无求于松,他是以献身精神画松的。
禹化兴《万法唯心》68×68cm
禹化兴《骋怀无极》苍碧凌云 68×138cm
(2)灵动多变的笔墨运用
笔墨是中国书画的灵魂,禹化兴在画松过程中,将笔墨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他随思应变,运用中、侧、逆、散,笔锋之变;干、湿、浓、淡,焦,墨法之变;疏、密、刚、柔,线条之变;草、行、楷,篆,书写之变,展现松树不同部位、不同环境下千姿百态。通过这些墨色与笔法的巧妙运用,营造画面通篇气韵充盈的浩瀚之气,笔下的松树仿佛具有生命,跃然纸上。
禹化兴《三元积翠》松荫 68×68cm
禹化兴《骋怀无极》云中君子 68×138cm
(3)意境深远的画面营造
禹化兴的画松作品不仅仅是对松树的简单描绘,更是通过对画面元素的精心组合和氛围的渲染,营造出深邃悠远的意境。把观众引入到诗情画意的氛围之中。
禹化兴把自己画松经验归为《画松十八法》:穆如清风,独树法;铁骨铮铮,渴笔法;搏风摆月,云烟法;俯仰天地,构成法;霞光远眺,冷暖法;锦綉华章,题跋法;龙干凤翼,双松法;三元积翠,松荫法;华茂春松,重彩法;惊涛奔雷,群松法;高情远志,人物法;鹰击长空,高远法;旷朗无尘,山水法;万里乘风,深远法;苍龙搅海,倒挂法;虬龙游天,斜出法;松梅逸志,花鸟法;骋怀无极,法外法。化兴画松一旦落墨,便如江河之滔滔一泻千里。笔笔相因,随思应变,顺势生发,一任自然流淌。
画由法出,法随画变,同而不同,可得万千。
禹化兴《龙风》68×138cm
禹化兴《锦绣华章》生灵系列之二 68×68cm
(4)禹化兴画松的情感表达
松,在中国文化中是高洁、坚韧、长寿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禹化兴以其世界巡展的广阔视野,把苍松精神归为豪气、骨气、灵气、锐气、瑞气,五气一体。提出“苍松八美说”:拔地参天豪迈之美,华滋飘逸超凡之美,猛气纵横雄强之美,凌霜傲雪刚毅之美,奇异峻拔飒爽之美,云心月性恬淡之美,素朴无华平实之美,云峰为舞奇异之美。原本一个素朴无华的树种,在禹化兴笔下俨然松魂崛起,千姿百态跃然纸上。
禹化兴《龙干凤翼》龙风 68×138cm
禹化兴《华茂春松》涛声 68×68cm
禹化兴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画松画人,画松化松,画如其人。
他坚持三十年世界巡展的行动,就是他献身艺术事业践行苍松精神明心励志的人格展现。
禹化兴《虬龙游天》长风九万里 68×138cm
禹化兴《松寿》 68×138cm
2022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三所顶级高等学府,不约而同聚焦八十六岁的苍松画家禹化兴,出版禹化兴画松作品三集作为培养未来艺术新秀的教学范本,对中国艺术事业的未来发展无疑又是一重要贡献。
禹化兴画松,必将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世界巡展回眸——禹化兴在俄罗斯展厅松作前演示画松
率团出访埃及办展,在埃及金字塔下,左1是中央电视台随团记者,左4是团长禹化兴
马来西亚部长郭株镇、中国大使王春贵颁发“国际艺坛贡献奖”奖杯
俄罗斯前副总统尹什汉诺夫接见禹化兴及随行画家
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禹化兴画松十八法”作品观摩会,表演画松
出访法国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物保护部
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院教授在松作前
中国大使高玉琛颁发国际组织贡献奖
超越国界的深情厚谊
世界巡展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