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医药创新登上国际舞台 傅和亮:抗艾路上的追光者

【来源:扬州网_扬州要闻】

通讯员 宋林芳 记者 周晗

在中国抗艾药物研发的征途中,傅和亮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卓越的科研才华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为无数艾滋病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更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了中国医药创新的力量。

乡村走出的科研骄子

傅和亮的成长故事,是一段从乡村田野迈向科研高峰的传奇。他出生于扬州城北的一个普通农家,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他深知,优异的成绩无法直接减轻父母劳作的艰辛,于是早早学会了承担责任,利用课余时间下田帮忙,分担家里的农活。生在乡村,他心中只有一个朴素的信念: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当大学录取通知书送达,傅和亮明白,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家人用辛勤汗水浇灌出的成果。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他踏入南京大学的校门。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凭借自律与刻苦,在化学系崭露头角。南京大学的学术氛围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为他日后的科研之路注入了灵魂,让他懂得如何将科学的力量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科研报国的坚定抉择

1989年,傅和亮博士毕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国际一流实验室的深造邀请,他毅然选择留在国内,投身于当时几乎无人问津的药物研发领域。他的想法质朴而坚定:“如果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药物,造福中国患者,那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这一选择,开启了他科研报国的壮丽征程。

1993年,傅和亮怀揣梦想南下广州,创立了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初期,他带领团队将尿激酶原料出口至多个国家,迈出了从科研到产业化的第一步。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决心自主研发尿激酶成品药。尽管实验室条件简陋,失败无数次,但他坚信这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值得坚持。

1996年,天普首个成品制剂“注射用尿激酶”成功获批上市,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还迫使日本原研高价尿激酶制剂退出中国市场。此后,他又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国家二类新药“注射用乌司他丁”和全球创新一类新药“注射用尤瑞克林”,其科研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抗艾战场的创新先锋

傅和亮对家乡有着深厚情感,他始终铭记自己从乡村出发的经历。2013年,傅和亮回到家乡投资创办了扬州市维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继续深耕人尿蛋白领域。2014年,他又创立艾迪药业,将目光聚焦艾滋病治疗这一全球性难题上。

当时,中国艾滋病患者依赖进口药物,价格昂贵且可及性低。傅和亮深知,中国急需自主研发的抗艾创新药。尽管这一领域投入大、风险高,但他笃定:“患者需要,科学就应该为他们服务。”

2017年,艾迪药业抗艾滋病一类新药ACC007获得临床试验批准,并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之路充满挑战,无数次失败一度让团队士气低落,但傅和亮坚信,已经走了90%的路,剩下10%就是成功的关键。最终,ACC007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个抗艾一类口服新药,以高效、低副作用和价格亲民的优势填补了国内空白,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后,他又带领团队研发出ACC008(艾诺米替片),这一抗艾新药在病毒学抑制率、耐药屏障、免疫重建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的目标是希望有一天,再也没有人需要这些药物。”傅和亮,这位抗艾路上的追光者,用他的智慧、勇气和担当,为无数患者带去了希望,更在中国医药创新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