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深圳大部分中小学进行了期末考试。
按照过去的惯例,考完基本上就算暑假开始了。
即便一周后还有散学典礼,但老师通常会对请假宽容。
而这次就不一样了。
01
— Dr小鱼 —
竟然有那么多人要求”取消寒暑假“
多所学校通知本周要回学校上课, 不能请假,下周五才正式放暑假。
这个消息让家长群都炸开了锅,因为好多人已经给孩子定了出行的计划,机票都买好了。
听说是有家长打热线电话投诉,说暑假太长了,不应该放那么长。
其实,与全国其他地方比较,深圳的寒暑假算最短的了。
这几天我在成都出差,成都的中小学上周就放假了。
好多人反映,现在社交媒体上甚至有很多家长在叫喊“取消寒暑假”。
我去小某书翻了翻,真是吓了一大跳。
希望取消寒暑假的家长们,理由相当铿锵有力:
“假期孩子没人带,不如继续上学。”
“寒暑假天天玩,去学校‘卷’实在点。”
“寒暑假补课要花钱,义务教育应该学校解决”
有钱人的孩子寒暑假可以弯道超车,不公平。为了公平应该取消暑假
您认同这些观点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寒暑假的意义以及该不该取消寒暑假。
02
— Dr小鱼 —
寒暑假的意义是什么?
在所有人的认识中,寒暑假是学生时代的标配,也是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因为只要长大后不当老师,就永久告别了“寒暑假”。
那么,为什么要给学生设置寒暑假呢?
为此我还专门去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原来寒暑假是体系和儿童发展节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认知角度讲
教育学研究早已证明:学习是高负荷脑力劳动,需要周期性的放松,才能保障长期高效的学习。
孩子不是机器,如果让孩子全年无休,将会早早消耗能量,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从心理健康讲
儿童青少年本就处于焦虑、抑郁、情绪起伏高发期,寒暑假是调节和重建心理秩序的重要窗口。
如果不给孩子寒暑假,高强度学习期间蓄积的压力会无法释放,长期下去会出现心理情绪问题。
从社会能力讲
寒暑假是孩子参加社会实践、交朋友、做公益、去旅游、探索兴趣的黄金期。
课堂教知识,生活培养完整的人,孩子需要寒暑假去做课堂外的事情。
从家庭关系讲
寒暑假是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关键时间,寒暑假的节奏相对松弛,家长不用天天催起床,管作业,关注考试成绩,亲子关系会变得融洽。
利用寒暑假,还可以带孩子去旅游,回老家看父母,陪孩子看展览等,为成长留下美好的回忆。
对老师来说
教师是高脑力和高强度工作,寒暑假是教师职业的制度性调节机制。
可以说,寒暑假是老师的“回血期”,是为了恢复认知、情绪、身体的三重耗竭。
同时,寒暑假也是老师充电的关键时间,所谓“教学相长”,想教好学生,老师必须不断学习。
03
— Dr小鱼 —
“社会化抚养”,可行吗?
现在很多家长希望把孩子交给“学校”、“社会”。
取消双休家长要闹,放寒暑假家长也要闹。
一说就是“双职工要上班,带不了孩子,应该社会解决”。
社会化抚养,实际上早就有地方实施,但后果可以说极为悲惨,造成了一代人的心理创伤。
中国在五十年代就实施过“社会化抚养”。
上世纪50年代的工厂都有托儿所,而且是全托托儿所,孩子生下来几个月就可以放到托儿所里。
知名作家王朔曾多次说起自己生长在托儿所的经历,他说记事起就在托儿所,一个月才回一次家。直到10岁后才被接回家住,他曾一度以为父母是国家分配给他的,一生都跟父母关系非常生疏。
加拿大魁北克曾实施低价普惠托育,确实解放了女性劳动力。
但后续的跟踪研究发现,成长与普惠托育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下降,男孩成年后犯罪率略升。
社会美国 NICHD 托育研究发现,大量早期高强度长期托育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管理困难、冲动行为增加以及青少年阶段的风险行为概率上升。
让孩子长时间待在学校,对孩子成长并没有好处。
孩子需要寒暑假,需要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以及父母的陪伴。
把孩子丢在学校,看似让父母轻松了,但未来可能出更多问题。
再问一句,你同意取消寒暑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