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发布致家长的信,校外培训有风险,报班要谨慎

为让孩子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充实愉快的暑假,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切实减轻学生假期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7月3日,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就暑期校外培训发布致家长的信。

信中提醒学生家长,自觉抵制学科类培训。按照中央“双减”政策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因此凡是在暑假期间举办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和个人均属违规行为。菏泽市教育和体育局提醒家长,以“一对一”“上门服务”“众筹私教”“素质拓展”“研学旅行”“夏令营”“暑期托管”等名义或形式开展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也属于违规培训范畴。另外,所有违规培训的教学内容未经教育部门审查,培训资金逃避教育部门监管,培训场所安全未通过有关部门审核,培训质量、资金安全、人身安全等各方面均缺乏保障。请家长充分认清违规培训带来的风险隐患,自觉抵制违规学科类培训,切实保护自身利益。

谨慎选择非学科类培训。孩子如确有参加非学科类培训的需求,请家长谨慎选择正规的校外培训机构,做到“三看”。一看培训机构办学证照。培训机构需要在显著位置公示“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二看培训机构教师资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人员应具备从业资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三看培训机构经营许可范围。培训机构开展的项目必须在审批和登记的许可范围之内。菏泽市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统一管理,并且90%以上校外培训机构均已开通先学后付功能。各位家长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询具体信息,建议家长优先选报先学后付课程。

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避免消费陷阱。为避免培训机构“体外循环”“卷钱跑路”引发家长“退费难”等问题,请家长务必使用全国统一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缴费,缴费后系统将自动生成电子合同,保护你的合法权益;务必抵制培训机构以折扣、赠送等优惠手段,诱使家长在资金监管账户以外途径缴费的行为,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务必知悉缴纳培训费用时一次性缴费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