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小学误开紫外线灯致学生灼伤,为什么要在教室里安装紫外线灯

2024年6月,一则广东小学误开紫外线灯致学生灼伤的新闻登上热搜。

看了下详细内容,刚好还是我老家汕尾的,受伤的有50多名小学生,主要是眼睛、面部灼伤,而且还挺严重,甚至有学生花掉了9.2万元治疗费。经调查,事故是因为消毒灯控制器损坏,导致出现定时错乱而引起。

图片

事实上,这类新闻基本每年都会出现,而且频率还不低。可能是因为幼儿园、学校其实都有消毒要求,而相比于其他消毒方式,紫外线灯显然更为简单方便,只需要开关就行,所以很多幼儿园和学校都会装。

但事实上,紫外线灯的杀菌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这里需要先科普一下:为什么紫外线可以消毒?这是因为,病原微生物在被紫外线照射后,会吸收紫外线能量后,导致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细胞不再分裂繁殖,于是就被消灭了。

不过,紫外线的穿透力其实非常弱,不能穿透固体物质,比如被子、衣服等,所以只能对直接暴露在光线下的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微生物产生杀灭作用。

另外,灯还存在照射盲区的问题,在光线无法直接到达的角落,或物体背面、皱褶处,这些区域的微生物是消毒不到的。

图片

反而,紫外线对人类皮肤和眼睛都是有危害的。要知道,我们平时经常说生活中要注意防晒,其实主要就是为了防止被阳光中的紫外线所晒。

所以,直接的紫外线照射就更加不用说了。如果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会导致皮肤红斑、晒伤,还可以引起光性角膜炎,损伤眼睛。

而且,这种光性角膜炎,还有滞后性的特点。当人暴露在紫外线下后,并不是一被照射就会立马出现症状,而是直到暴露后6-12小时才会意识到辐射伤害,出现眼痛、充血、畏光、无法睁眼等表现。

也就是说,不像被强光照射时人可以本能地闭眼或避开来自我保护,在被紫外线照射后,人一开始是很难察觉的,而等到出现症状、有所察觉的时候,损伤已经很明显了。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出现事故,都很难及时发现,都要等到伤害已经发生了,才被发现。

那么,既然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非常有限,而安全风险却很高,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幼儿园、学校要在教室里装紫外线灯?是因为有什么官方规定,不得不被迫安装吗?

图片

于是,我去查了一下,但却发现,上到卫生部,下到广东、上海等各地政策,都没有明确要求幼儿园和学校必须装紫外线灯,只有明确建议不要装、不要用的。

比如早在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就提到:紫外线灯仅在不具备开窗通风空气消毒条件时使用,而且推荐的是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而幼儿园和学校里一般都不至于不能开窗通风,安装的往往也是固定式的紫外线灯。

图片

而且,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文件了,事实上,各地机构的要求早就已经更新,比如2020年8月上海发布的《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DB31/T 8-2020)》,就明确强调:

“不推荐常规使用紫外线灯或移动式紫外线车。”

“不宜在教室、活动室、就餐场所和卧室安装紫外线灯作为日常预防性空气消毒的方式。”

图片

图片

广东这边,2020年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发布过一个《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第三版)》,里面也明确提到:未安装紫外线灯的学校相关场所,不建议加装紫外线灯

图片

所以,连官方都没有明确要求,甚至直接建议不要装不要用,那,这种既没有多大效果、又有巨大安全隐患的固定式紫外线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幼儿园和学校要装?

强烈呼吁:所有在教室、活动室等学生活动场所安装了这类紫外线灯的幼儿园和学校,都应该尽快拆除。

希望各地的有关机构能尽快进行排查,我们家长也同样可以行动起来,看看自己孩子的教室里,是否也安装了紫外线灯。如果有,建议及时跟园方/校方沟通,尽早拆除。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GB28235-2020

  2. UPTODATE:光性角膜炎

  3. 卫生部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

  4. 上海市地方标准 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规范(DB31/T 8-2020

  5. 广东 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