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圪台乡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农业生产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又喜人的景象。
走进马场村的蜜蜂养殖基地,仿佛踏入了一个“甜蜜王国”,成群的蜜蜂在蜂巢周围飞舞,嗡嗡的声音不绝于耳。
养蜂人江运祥掀开蜂箱,金黄的蜜脾泛着光泽,“今年气候好,花开得旺,蜜蜂采蜜也积极。我这60多箱蜂,产蜜量很可观,大概能收获500-600斤蜜,早就有好多老顾客提前预订了,一斤能卖到25元呢。”
一旁的养蜂户老王也笑着补充:“这养蜂产业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而且乡里经常请专家来给我们指导,帮忙解决各种问题,让我们养蜂更有信心了。”
在千亩大田甘蓝种植区,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场景。
走进菜农杨宏伟的蔬菜田里,一颗颗甘蓝大小均匀、紧实饱满,工人们则忙着采收、装筐、搬运,现场一片忙碌。
“今年我打算种120亩蔬菜,现在已经种了60亩了,从乡里的育苗基地买苗可划算多了,每株只要5分钱,而且基地育的苗成活率高,起苗快还大小均匀,让我们种菜更轻松,收入也更高了。”杨宏伟满脸笑意地说。
来自西安的客商朱老板早早便闻讯赶来采购:“圪台乡的甘蓝品质好,耐储存、运输损耗小,我们每次来都能满载而归,拉到市场上很受欢迎,回头客特别多。”
在圪台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第二茬香菇正从菌棒中“破茧而出”。
村民杨金华在棚道内熟练地采摘着香菇,他开心地说:“去年我种了4万棒,收入还不错。乡政府对大棚进行改造升级,菇架加固后,单棚容量提升了,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一个棚的收入能在25000块钱以上,收入比去年更高了。”
脱贫户刘大姐在基地务工,她高兴地说:“在这儿干活,既能照顾家里,还能学到香菇种植技术,每个月有稳定收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据基地负责人张振宇介绍,今年基地共种植45个出菇棚,养了40万菌棒,预计能产60万斤香菇,按照当前市场行情,产值能达到300万元。
从甜蜜的蜂箱,到翠绿的甘蓝田,再到从飘香的菇棚,圪台乡用一个个丰收故事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未来,圪台乡将在农业生产的道路上持续奋进,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协同等方式,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审核:王斌锋
编辑:高亚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