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温热的南风裹挟着盛夏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小暑
暑,热也,
“小暑”即“小热”,
盛夏的热浪正悄然蓄势。
如何在这初伏将至的时节,
寻得一方清凉,安顿身心?
这份小暑指南请收好~
小暑·识节气
XIAO
SHU
时间点:2025年7月7日
气象标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标志着梅雨季渐收,盛夏炎热模式正式开启。天气特点常表现为高温、高湿、多雷暴。
物候特征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 · 养生经
XIAO
SHU
1. 饮食有道:
清热解暑:多吃瓜类(西瓜、冬瓜、丝瓜)、绿豆、莲子、百合、黄瓜、番茄等。推荐绿豆汤、荷叶粥、冬瓜薏米老鸭汤。
健脾祛湿:小暑有“食新”(尝新米)习俗,也宜吃红豆、薏米、山药、芡实、扁豆等。
顾护心气:适当吃些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西红柿,或喝点生脉饮(人参/党参+麦冬+五味子)。
忌贪凉:冰饮、生冷海鲜需节制,避免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内寒外热”。
2. 起居有常:
避暑纳凉:避免烈日当头(尤其11点-15点)长时间外出。外出做好防晒(帽子、太阳镜、防晒霜)。室内注意通风,但避免空调、风扇直吹。
午间小憩:“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中午适当小憩(20-30分钟),有助于养心。
温水沐浴:睡前温水洗澡或泡脚(可加艾叶、生姜),有助于排汗散热、促进睡眠,忌用冷水冲凉。
3. 运动有度:
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八段锦、游泳。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津。(运动前后、出汗多时,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
小暑 · 寄语
XIAO
SHU
小暑,是夏的篇章里一个炽热的章节。
它提醒我们,最热烈的生长,往往伴随着最严酷的考验。
与其抱怨酷暑,不如学会与之共处:
顺应自然,调整作息与饮食,让身体安然度夏。
发现美好, 在荷花、蝉鸣、骤雨、清风中,感受盛夏独有的生命力与诗意。
愿你在小暑时节:
心有所静,身有所安。
觅得半日闲,偷得浮生凉。
摇扇听蝉鸣,赏荷闻雨香。
安然待伏至,静候清风长。
校对:原廓
责编:宋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