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独立日”当天签署了“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美军多架B2、F22、F35飞越白宫上空炫武庆贺。随后,特朗普面向全美3亿民众发表演讲,还是那句熟悉的台词:“美国正在赢得前所未有的胜利。”
美国赢了吗?
这是特朗普的胜利,但并不是美利坚的胜利。综合多家机构和专业人士分析,该法案引发美国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显著上升。
特朗普
“大而美”法案埋下的祸端
法案计划未来10年减税4万亿美元,但仅削减支出1.5万亿美元,净增债务3.3万亿美元,一次性增加债务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占GDP比例将从98%飙升至125%,远超二战后的历史峰值118.5%。
今后十年,美联邦仅利息支出每年新增55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向全球市场投放1.5亿美元“债务炸弹”。当前美国信用降级,海外客户包括美联储持续抛售美债,若美债收益率长期维持在4~5%高位,利息成本可能再增1.2万亿美元。
“大而美”法案使年收入超430万美元群体平均减税39万美元,而底层20%家庭年均损失500~700美元,1200万人因医疗补助、新增工时门槛失去医保,1600万人食品券受限。《纽约时报》斥其为“反派版罗宾汉”——劫贫济富。
消费者信心跌至十年最低,30%家庭预计财务状况恶化,社会矛盾激化,可能触发动荡。
新能源产业遭重创,风光发电今后在美不再“风光”,特斯拉电动车年损12亿美元,美国光伏需求或下降5%,33万个岗位面临风险,331家工厂可能关闭。
贝莱德警告:外国买家厌恶美债趋势加剧,每周5000亿美元新债发行面临需求不足风险,推高借贷成本。萨默斯警告:全球央行抛售速度“或比2022年英镑崩溃更迅猛”。马斯克的论断尤为尖锐:法案将美国推向“债务奴役”深渊。
摩根大通、高盛等机构预测,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概率40%-50%。
美国股汇债三杀
美国危机谁来解救?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财长保尔森亲赴中国求援。当时中国对外贸易占GDP超60%,中美贸易关系紧密,美国危机直接冲击中国出口。
那时中国秉持“同舟共济”理念,出手相救美国,通过增持美债稳定全球金融体系,同时配合国内“四万亿”计划对冲风险。
时至今日,中美关系对抗性上升,合作基础弱化,战略互信崩塌,攻守阵位易势。
过去八年,中国“去美国化”战略重塑外贸版图,对美贸易依存度从32%锐降至16.8%,中国工业制造产值占比世界35%,拥有全球44项关键技术的37项领先优势,手握“工业维生素”稀土等王牌。
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八年前的中国,如今的中美关系也不是八年前的中美关系。鉴于美国将中国列为第一位的“战略竞争对手”,在科技、经贸、人文、教育、舆论等领域实施全方位打压,联合日菲澳英等国对我实施战略围堵遏制,频繁在台海南海挑衅滋事。
若美国再次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求中国出手相救,中国还会答应他吗?
“台独”头目赖清德
“弃台救美”成为历史必然
台湾问题的根子在美国。参考东西德“和平统一”的历史条件,只有在一方崩溃,一方强势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苏联不崩溃,东德不会统一。同样,美国不崩溃,台湾也不会“和平统一”的。
现在“大而美”法案为美国衰落埋下了种子。当美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日韩欧等无力相救,放眼天下,只有中国可以救美。
在维护中国核心利益基础上,救美倒是可以,只不过要以“弃台”作为条件。
台湾一直是美国的棋子和提款机。然而,随着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台积电等企业加速向美国迁移,台湾对美国的战略价值正在逐渐降低。美国对台加征的32%关税已导致2025年4月台湾对美出口额同比暴跌20%,电脑及零部件等核心产品受冲击尤为严重。
与此同时,大陆暂停对台关税优惠政策,直接造成台湾传统产业9200亿元新台币营业额蒸发。这种“两头承压”的局面,使得台湾的经济命脉被掐,岛内半导体产业40%营收依赖大陆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彻底暴露。
空军巡航
从军事角度来看,中国军力的迅速发展使得美国在西太地区的军事优势不复存在。中国拥有六代机、4艘航母、12艘055大驱、东风导弹系列和无人机系列,这些先进的军事装备使美国不敢轻易介入台海。这种军事力量的对比变化,使得“弃台救美”成为美国的一种现实选择。
布鲁金斯学会的民调显示,46.7%的台湾民众认为美国“不可能”在台海冲突时协助台湾。这种民意的转向,反映出台湾民众对美国“靠不住”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综上所述,“大而美”法案不仅未能为美国带来真正的胜利,反而加速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到来。而台湾问题作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回归祖国的历史趋势已不可阻挡。美国的“弃台”行为,既是其自身利益的无奈选择,也是中国军事力量威慑和经济实力吸引的必然结果。台湾回归祖国,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