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大街!这劲头儿很东北!

新民向新

2025.7.5

7月5日,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


长春新民大街的重磅“开街”不只是一条街道的焕新。它是文化赋能下的东北振兴新实践。





图片


01



图片

新民大街:一条街的“文化振兴”




图片

拆围释放出4.5公顷绿地、增设13个口袋公园、引入氢能源有轨电车、建设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长春市新民大街这条见证城市变迁的历史街区正以崭新的面貌向市民和游客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新民大街的“开街”点燃了长春人的热情。7月5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开街活动吸引参观人数预计达到23万人次。其中,“一馆三厅”参观人数达到6700人次。带动桂林路商圈客流量预计达到11万人次,带动红旗街商圈客流量预计达到18万人次。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桂林路商圈和红旗街商圈客流总量预计达到52万人次,带动相关经济收入预计达到1.7亿元。活动当日长春市预计接待游客107万人次。


这条百年老街,正展现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02



图片

亮点不止于“火”




图片

历史建筑“活”起来——伪满时期建筑群开放,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常设五大展览,以“一条街、一座城、一群人”为主线,梳理长春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商业业态“潮”起来——老字号与新锐品牌混搭,网红咖啡、文创集合店强势入驻;  


街道场景“玩”起来——街头音乐节、非遗市集、快闪展览轮番上演,让市民“走着逛着就参与了一场城市嘉年华”。  


这不是简单的“旧貌换新颜”,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街道革命”。当年轻人争相打卡拍照,当银发族感慨“这就是我们记忆里的长春”。


新民大街用一场现象级“开街”,证明了在文化赋能下,城市发展将拥有最可贵的两种能量:人气和生命力。



图片


03



图片

长春的“破圈密码”




图片

新民大街的开街,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长春已经用多个“爆款”证明了自己的文化爆发力:


54路有轨电车——文艺青年的打卡地,让长春的复古浪漫火出圈;

“春京西”——用时尚标签重塑城市气质,让长春的年轻态被看见;

长春航展——硬核科技+工业底蕴,展现“共和国长子”的硬实力。


这些看似独立的“爆点”,实则共同构成了长春的文化拼图。新民大街的开街,则是这张拼图的一块关键碎片——它让长春的文化叙事更加完整。












图片


04



图片

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解法”




图片

吉林长春正在证明:文化实力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用文化IP重塑城市形象;以场景创新激活消费动能;让历史遗产转化为现代资产……


新民大街的开街,不仅是长春的“文化地标”,更是激发吉林人文化自信的新窗口












图片


05



图片

沸腾时刻,才刚刚开始




图片

新民向新,向新而生。


这条街的焕新,不是终点,而是开始。


当文化自信真正落地为城市实践,东北的振兴,便有了更生动的表达。












来源:吉祥新闻

初审:葛福明

复审:范兆彤
终审:张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