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来自北京昌平区的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Beijing Tong Ren Tang Healthcare Investment Co., Ltd.(简称"同仁堂医养”)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发行H股上市。这是继其于2024年6月28日、2024年12月31日先后两次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同仁堂医养招股书链接:
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5/107518/documents/sehk25063003612_c.pdf
同仁堂医养,成立于2015年,作为一家领先的中医医疗集团,按照连锁医院、基层连锁医疗机构及互联网医院三个层级构成自有和管理医疗机构。结合「医」与「养」,提供现代化、定制化的中医医疗服务,以标准化服务流程一站式覆盖全场景,利用优势专科并采用中医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方案。
同仁堂医养,依托历史悠久的「同仁堂」品牌,以优质的药品为支撑,汇聚和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总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计,同仁堂医养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中最大的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为1.7%;同期按总收入计,同仁堂医养在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0.2%,其市场规模占同年中国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市场总规模的46.5%。
截至2025年6月24日,同仁堂医养已建立分级诊疗服务网络,包括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及一家互联网医院,以及10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
医疗服务,主要向个人客户提供全面的中医医疗服务。2025年6月24日,同仁堂医养拥有12家线下自有医疗机构,包括7家医院、3家门诊部及2家诊所。此外,公司还通过建立互联网医院扩大在线医疗服务组合,将外部医疗机构、医生及药房资源整合。
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利用公司庞大的医疗资源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向机构客户提供各种管理服务,包括提供医疗服务、专业培养、供应链、信息技术、营销及推广以及监管合规等多个方面赋能公司管理的医疗机构。在公司多功能采购协同管理平台的支持下,为药品生产和/或贸易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并收取服务费。
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主要包括中成药、中药材、西药、保健食品和营养品。作为公司中医医疗服务的补充,通过在浙江省金华市开设的自有独立门店销售健康产品及其他产品。此外,公司还获得同仁堂商业授予的向浙江省的零售终端(不包括同仁堂集团旗下药房和医疗机构)独家销售安宫牛黄丸系列产品的权利。
股东架构
招股书显示,同仁堂医养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
最终控股股东同仁堂,直接持股83.98%,间接通过同仁堂康养、同仁堂传承基金管理、同仁堂医疗基金管理(0.36%)、同仁堂养老基金(4.93%)、同康基金(2.19%)、同清基金(2.36%),合计行使93.83%的投票权。
3名执行董事:
饶祖海先生(董事长、党委书记)、
鲁岩先生(总经理、质量负责人)、
桂嬗女士(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
3名非执行董事:
朱峰先生(同仁堂投资管理部部长)、
孙恺先生(同仁堂信息管理部部长)、
邢茜女士(同仁堂营销管理部副部长);
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严志雄先生(前安永审计合伙人)、
张翔先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彦彬先生(曾任首都医科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药学院院长、中医研修学院院长)。
监事会3名:
黄冬梅女士(同仁堂投资管理部副部长)、
葛冰先生(同仁堂战略管理部(董事会办公室)副部长及督查办公室主任)、
赵琳女士(曾用名赵颖)(党委办公室主任)。
除执行董事外,高管包括
金涛先生(党委副书记、经委书记),
张杨女士(副总经理),
李艳女士(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乔雅楠女士(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
张慧女士(总经理助理)。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同仁堂医养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9.11亿、11.53亿和11.75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923.3万、4,263.4万和4,619.7万元。
同仁堂医养是次IPO的中介团队主要有:
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安永为其审计师;
天元为其公司中国律师;
天元(香港)为其公司香港律师;
通商为其数据合规律师;
汉坤为其券商中国律师;
海问(香港)为其券商香港律师;
仲量联行为其物业估值
浤博资本为其合规顾问;
弗若斯特沙利文为其行业顾问。
版权声明: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