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近年来,广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全区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2024年,我区首次实现食品安全全年“零事故”,保安全工作成效明显。
广西企业生产的水牛奶。记者 刘冬莲摄
作为食品安全监管“主力军”,广西市场监管部门在监管工作中严控风险、严管过程、严惩违法行为。2024年,组织开展食药安办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行动最彻底的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排查整治风险隐患14.6万个。在全国率先组建“指南针”行动蓝军队伍,建立风险早发现、多发现、准发现机制。在全国率先制定《广西食品摊贩监督管理服务发展指南》,划定摊贩经营区域,实行“一摊一号”。
广西企业制造的米粉卤汁。记者 刘冬莲摄
为守护食品安全,广西市场监管部门打好监管方式创新“组合拳”,有力提升了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其间,建立起全国首支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队伍,出台全国首个省级食品生产职业检查员管理办法。同时,打通“桂食安”与“牧运通—桂”系统数据壁垒,实现畜禽产品全链条智慧追溯。在全国首创小作坊“品种监管+风险监管+智慧监管”模式,推动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监督抽检不合格率连续3年大幅降低。
食品安全还须品质提升护航。广西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标准引领,发布实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62项。指导柳州螺蛳粉建立全产业链标准570项,推动螺蛳粉产业产值超750亿元。以标准服务高端认证供给,累计帮扶1027家企业获得香港高端品质认证证书1150张,创造经济效益超500亿元。强化品牌赋能,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376个,用标主体突破1000家、地标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