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晚,K1373次列车在浙江金华脱线停运约3小时,因车厢空调失效,车内极度闷热,有乘客拿安全锤砸碎车窗。后来他被警方带走,处以“批评教育”后放行。
我不知道警方需要批评他什么呢?批评他实在不耐热?批评他做了大家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7月5日,广铁长沙客运段发布了一则冷冰冰的情况说明。
这个情况说明,充满了“铁老大”的傲慢,没有一点对当时旅客的共情和歉意。
一开始,是描述列车工作人员采取的行动:
事发后,广铁长沙客运段在车上的添乘干部立即召集列车所有工作人员启动紧急处置,加强全车巡查。21时许,列车工作人员将各车厢乘务间、厕所、洗脸间、车厢内80余个能够开窗通气的气窗全部打开,进行通风降温,并将班组自带的40余瓶矿泉水发给旅客。21时20分,车内温度为31度左右,3号车厢一名50多岁女性旅客反映头晕,列车工作人员将其安排在4号乘务间休息。
与此同时,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金华车务段紧急协调送来900余罐八宝粥、1300余瓶矿泉水,安排工作人员上车接力式传送给旅客,联系10辆120救护车在东孝站做好了应急准备。客车到达金华站后,又补充500余瓶矿泉水。
其间,列车工作人员对车内闷热和旅客耐受情况跟踪研判,认为客车滞留线路两侧无站台、车门离地面高度超1.5米、事发时为夜晚、车外无照明、开启车门可能存在旅客下车摔伤人身安全风险,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22时04分许,3号车厢一名男性旅客擅自取下消防安全锤试图砸车窗,列车工作人员上前劝阻未果,导致一块车窗玻璃被砸破。为防止旅客跳窗发生意外,一名列车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张开双臂、拦在窗前,乘警及其他列车工作人员共同做好现场隔离防护。23时11分许,列车空调恢复运行。列车停靠金华站后,铁路公安对砸窗男子进行批评教育,车辆工作人员对破损车窗进行了修复。
一句话总结就是:虽然车厢很闷热,温度高达31度,虽然有人还被热晕了,但是我们没错。我们打开了所有能打开的窗子,还给大家送了矿泉水八宝粥,你砸窗就是错了。只给你批评教育,是给你面子。
铁路系统原先是机关,现在转制成了企业。变成企业了,服务意识本该强一些,但从这条回应来看,还是犯了傲慢轻慢的机关单位通病。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坐绿皮车,一老农蹲在过道抽烟,一个年轻男性列车员飞起就是一脚。老农只能卑微地讪笑。
要说明的是,那个年代,“火车上不能抽烟”还远没有成为一条普遍知识。一个很少出门的老农民,是很可能无意犯错的。现在都2025了,时不时还有在高铁上抽烟被查获的。
在车上抽烟当然不对。不过你这一脚直接踹人脸上是不是过于霸气了点?
归根结底,乘客的感受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通报里没有提谁该为乘客们如此糟糕的体验负责,更没有事后赔偿事宜。
绿皮车嘛,一车平头百姓,没有什么显贵。假如是高铁,车上有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甚至可能有出差的某领导,那我想列车员的处置方式可能会不尽相同。
“人话”与“官腔”的区别就在于,如何用“虽然”和“但是”。大家都知道,“但是”后面跟着的才是最高价值,“虽然”后面跟着的只是一个场面话。
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破窗紧急程度,就是将乘客的闷热感受置于次要位置的潜意识,用“但没有”彰显了一种判断的权力,由我来判断破窗的紧急程度,而不是你的闷热感受。
站在乘客的角度,31度的高温,又是没有风的密闭空间,又说不清你是会在这个环境里待半小时还是一小时还是两小时,人该会有多绝望啊。
而站在铁路的角度,铁路之所以必须捍卫一扇窗户,就是想捍卫一种秩序权威。
那名挡在车窗前、浑身也同样被汗湿透的列车员肯定不是心疼被砸的窗,他是怕破坏了火车秩序,一旦有人起哄效仿怎么办?有人突然要跳车怎么办?
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到,列车员同样也是热得一身大汗。但是这个时候,他只是铁路权力系统的一个末端螺丝钉,他自己觉得热不热、他自己是否同情乘客,一点都不重要。
这就是系统对人的异化,也是铁路通报丝毫没有人味的根本原因。
在系统里,人会不自觉地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会把传导到自己身上的权力再传导出去。
保安为难外卖小哥,城管为难小摊贩,都是如此。
都是普通百姓,穿上了制服,意味着你就加入了权力的系统。改变你的,是那身制服代表的权力。今天你当保安抓小哥,明天衣服一换,就是他抓你。
砸破窗户,这种自下而上突破系统权力的行为当然不会被鼓励提倡,这意味着规范秩序的打破,也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确定性的丧失。
就这个具体事件来说,我们只想让铁路方面承认,这个破窗行为是可以被理解的,是不必被“批评教育”的。而乘客们被蒸桑拿的糟糕体验,是需要有人负责的。
什么时候才能说是“被理解”呢?就是假如你是车上的乘客,你自己虽然可能不敢砸窗,但是无比希望有人砸,这个时候,砸窗的行为就是可以“被理解”的。
这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只有让“蒸桑拿”变成下不为例,乘客焦急破窗的事也就不会再发生。病根儿,还是在铁路自己身上,不能怪乘客不耐热。
总的来说,还是要把乘客当作有独立意志、有情绪感受的“人”去尊重,而不是当作一声令下就“小手放在小腿上”的乖宝宝,用“我是为你好”的理由那就更low了,铁路是服务乘客的,不是乘客的爹。
以防杠精,再说一遍我的观点:
列车窗户当然不能任意打破,我充分理解列车员劝阻砸窗的行为。但是就这件事的具体情境来说,“砸窗”是不得已而为之,铁路当然不可能表扬或支持,但铁路必须站在乘客的角度,试着去达成理解,试着去体察人情人心人性,学会说人话,说有温度的话,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批评教育”。
车窗易补,人心难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