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以为特朗普是猪吗


图片

华盛顿不缺一名愤怒的亿万富翁政客,但人类文明极度稀缺一个专注的埃隆·马斯克。

图片

前文回顾:我也举报一个学阀:北大法学教授王世洲 (更多好文,请关注“智识漂流”微信公号)

1

2025年7月5日,埃隆·马斯克用一条推文点燃了美国政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美国党今日成立,自由归还于民。”

图片

这场风暴的导火索,是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一部以“减税”为名、实则向传统能源利益集团献祭的财政怪兽。

法案不仅取消电动汽车7500美元税收抵免,还抹去特斯拉赖以生存的“碳积分”交易市场(占其2024年净收入的39%)。对马斯克而言,这无异于特朗普将他的科技帝国绑在石油钻井台上炮决。  

两人的恩怨史久矣。

马斯克曾为特朗普2024年竞选豪掷2.9亿美元,却被上台后的特朗普背刺:SpaceX的NASA合同遭削减,政府职务被解雇,甚至被辱骂“该滚回南非放羊”。

当特朗普以“补贴乞丐”的论调攻击马斯克时,这位曾用火箭回收技术改写航天史的企业家,看到的或许是一个只会用推土机式政治操作碾压创新者的粗鄙政客,一头在财政泥潭里打滚、却自以为在建造巴别塔的野猪。

图片

2

马斯克的建党宣言充满硅谷式的颠覆浪漫:“代表80%的中间派,终结民主共和党的双头垄断。”

他在X平台的民调获得80%支持率,124万网民为其站台。然而美国政治没有这么容易玩。

有一条制度绞索。在“赢者通吃”的选举人团制度下,第三党如同带着镣铐跳舞。

还记得吗?1992年罗斯·佩罗赢得19%普选票却颗粒无收;2000年绿党候选人纳德仅分走戈尔0.1%选票,就助小布什入主白宫。  

金钱也是一个悖论。尽管马斯克坐拥4247亿美元身家(足够买下60次美国总统选举),但美国政党体系的真正壁垒是地方基层组织。

在3000多个县级选区,民主共和两党拥有百年沉淀的投票机器,而“美国党”试图用算法取代 precinct captain(选区负责人),这很高大上,但用星舰运送披萨,虽然高效,有可能却不着陆。

另外,中间派选民最理性也最冷漠。且有相关民调显示,在支持民主党的受访者中,有36%的男性明确表示“完全不可能支持”马斯克成立的新政党。

当马斯克宣称“争夺2个参院席位、8个众院席位”时,他或许忘了,这些“关键少数”议席恰是两党火力最猛的战场,他的AI竞选模型将在那里遭遇血肉政治的巷战。  

3

我能劝马斯克一句吗?

你今日的政治冒险,恰恰背叛了自己赖以成功的核心法则。

第一性原理啊!!!

马斯克曾用物理学思维瓦解汽车、航天、能源行业的陈规——特斯拉电池成本降至$100/kWh,SpaceX发射报价比俄火箭低70%。但政治可能无法被“第一性原理”简化。

当马斯克把“自由市场+毒品合法化+AI监管”塞进同一纲领时,得到的不是颠覆性创新,而是一锅左中右价值观乱炖。  

所以即便特朗普是一头蠢猪,你也未必赢得了他。

商界需要“暴君式专注”——马斯克睡工厂、骂员工、死磕细节,铸就了特斯拉的百万产能。但政坛要求“联盟的艺术”:罗斯福能推行新政,是因他让劳工与资本家在同一张餐桌上互掷面包而非炸弹。

马斯克若将董事会里的独裁带入国会,只会成为第二个佩罗——一个愤怒的钞票焚烧者。  

从政已明显导致马斯克创新火力的分散。

当马斯克在推特上与特朗普斗嘴时,SpaceX的星舰仍在试爆,特斯拉正被其他电动车夺走王座。

他的四大商业奇迹(PayPal、特斯拉、SpaceX、SolarCity),无不诞生于对“不可能”的偏执。而今政治分心,恰逢人类最需他攻坚能源存储、脑机接口、火星殖民的时刻。

这就像让达芬奇去竞选佛罗伦萨市长,却搁置《蒙娜丽莎》。

有点浪费了啊,哥们儿。  

4

马斯克最伟大的身份不是“美国党创始人”,而是人类科技文明的助产士。

你急什么呢?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在债务海啸中能维系多久?10年增债3.3万亿美元,很容易自噬吧?

政治总有轮回,而马斯克脚下的赛道,是文明升级的单行道。当未来史学家书写21世纪,他们不会记得哪个政党在218:214的众议院投票中险胜,但必然铭记谁将人类送上火星。   

华盛顿不缺一名愤怒的亿万富翁政客,但人类文明极度稀缺一个专注的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的征途应是爱因斯坦的宇宙,和特朗普较什么劲儿?(更多好文,请关注“智识漂流”微信公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