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援伊·苏州(张家港)工作组积极响应巩留县文化振兴战略,投入15万元项目资金开展“苏韵伊情·舞动未来”文化振兴专项活动。以艺术为桥梁,致力于改善乡村青少年艺术教育薄弱现状,通过创新的“专业教+实践展演+长效培育”模式,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紧密结合,在促进各族文化交流的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月4日,走进阿克吐别克镇阿克加孜村活动室,看到几十名孩子们在来自县歌舞团的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翩翩起舞。“抬起下巴,手臂伸直,跟着老师的节奏!”县歌舞团舞蹈老师耐心地纠正着孩子们的动作。在活动室另一角,冬不拉演奏课同样精彩纷呈,孩子们抱着乐器,在老师指导下认真拨弦,指尖流淌出欢快的旋律。
学生阿合努尔·喀孜别克:“我从小就喜欢弹冬不拉,社区开展了免费学习的活动,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
学生乌力比克·德力穆哈米提:“以前我在学校学习舞蹈,现在,村委会也可以免费学习舞蹈了,我很开心。老师给我们教得特别认真,学习结束后,我们还可以去巴扎演出。”
“苏韵伊情·舞动未来”文化振兴专项活动精准聚焦乡村艺术教育薄弱环节,从巩留县10个脱贫村中精心选拔200名8岁至11岁少年儿童,重点吸纳有学习意向的困难家庭孩子,围绕舞蹈、声乐、冬不拉等乐器演奏开展为期三周的专业培训。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传”的方式,让孩子们系统学习艺术知识。
阿克吐别克镇阿克加孜克村党支部书记叶斯哈提·阿合力拜:“这次的免费文艺培训,主要是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充实暑假、提升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艺术的氛围里度过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后续,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果,举办汇报演出,让家长和社区居民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
巩留县文旅局挂职副局长、歌舞团团长张丽莉:“我们在十个脱贫村分别组建了‘石榴籽’青少年艺术队,在7月得每周二、周三、周四的下午,下沉各村进行专业教学,在月底由各村的‘石榴籽’青少年艺术队与歌舞团教师团队,共同赴各乡镇大巴扎开展集中展演。活动结束后,歌舞团教师团队将建立定期指导机制,每个季度开展一次线下回访指导。”
近年来,张家港市持续加大对巩留县文化事业扶持力度,从全国首个“石榴籽书屋”在蝶湖公园落成,到102座书屋实现村(社区)全覆盖;从“石榴籽文化大巴扎”系列演出到“石榴籽杯”广场舞大赛,一系列文化润疆项目让各族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此次针对脱贫村开展的专项培训,正是“专业教+实践展演+长效培育”创新模式的具体实践。同时有效推动了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巩留县文化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融媒记者:买吾吉旦
3211156009@qq.com
投稿电话
0999-5620506
举报电话
●编辑 孔庆平
●责编 王 敏 朱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