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白胖子”是什么?咋这么赚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7月4日清晨,田家镇桂花村的蚕房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61岁的蚕农吴秀君早早来到蚕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图片









图片


她将从自家桑园采摘的新鲜桑叶经过严格消毒后,均匀地铺撒在蚕床上,密密麻麻的蚕宝宝在桑叶上大快朵颐,蠕动着白白胖胖的身子,沙沙的进食声此起彼伏。投喂完毕,吴秀君又利落地清理起蚕沙,整套流程娴熟流畅。

“你看这些小家伙,胃口可好了,每天一个样儿,长得快得很!”吴阿姨笑着说道,眼角的皱纹里满是喜悦。据她介绍,当年村上组织养蚕,她第一批报名,这一坚持就是快20年。如今,她每一季养两三张蚕子,既能在家赚钱,又不耽误干农活和照顾老小,每年养蚕能带来3、4万元的收入,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


图片



图片


养蚕增收的背后,是桂花村积极探索蚕桑养殖发展新路径的不懈努力。村党支部书记周敬德表示,近年来,桂花村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成功带动人才回流,鼓励众多返乡人员投身蚕桑事业。同时,村里推行村集体共育小蚕模式,依托标准化共育室和专业技术指导,严格把控小蚕培育环节,使小蚕成活率与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主动对接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大力完善蚕桑产业链配套设施,推动蚕桑产业进一步发展。

如今,桂花村全村共有20余户村民养蚕,每年养殖蚕茧近100张,收入超40万元。从蚕农的辛勤劳作到村里的产业规划,桂花村正以蚕桑为“丝线”,编织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希望 。


图片


图片





▽▽▽

#内江富力万达嘉华酒店
#内江牛肉面 #大千干烧鱼 
#大千园 #东兴老街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 
#大千龙舟文化节

图  文:谭琦琪  姜   津
编  辑:谢晓明  王希倩  高   静

责  编:逄大海

编  审:黄 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