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好作品被更多人看见,第三届当代雕塑 • 油画青年推介展开幕

图片

图片

7月5日,由中国雕塑学会、中国油画学会、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当代雕塑 • 油画青年推介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旨在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展示平台, 推介优秀作品和优秀青年艺术人才,通过展览、研讨、出版的形式呈现学术成果。同时,向社会展示当代雕塑、油画领域的前沿动态和青年艺术家们的实验探索,以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图片

图片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参展青年雕塑家陈春旺、陈杭、郭兵要、雷云龙、梁国兴罗丹、王健权王礼军卫昆徐健杨昕余康等12位,青年油画家程宣睿丁凯何梦雨贾商莹李依祎梁靖妍刘鹏刘悦宋晶晶王蓓祺吴爱维邹宇兆共24位

图片杨昕 《爷叔》

图片罗丹 《渡瘿系列——乐器·风琴 扬琴》

图片王礼军 《蔓延》

在重视青年艺术人才培养的当代社会大背景下,每两年一届的“当代雕塑 • 油画青年推介展借助文教结合的契机,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中国青年艺术创作往纵深发展。第三届青推展不仅陆续推出了来自全国各地70多位充满才华的年轻艺术家,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共收到919件雕塑和1132件油画作品,投稿数量创下新高。当代雕塑 • 油画青年推介展的影响力在持续扩大逐渐成为一个年轻艺术家关注的当代雕塑油画业态风向标式的学术品牌。

此次展览的24位青年艺术家作品在主题、视角和观点方面均有新颖之处,凭借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语言,通过色彩、形状、材料和空间表达,传递了他们对于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独特解读。

图片宋晶晶 《滨江系列3》

图片刘鹏 《爱乐之城3》

图片何梦雨 《蕉叶·幽境》

展出作品中,有对传统材料的当代诠释,也有对综合材料的实验性运用的表达。更为难得的是,青年艺术家们拥有高度统一的材料敏感性和创造性,反映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对“物性”的深刻理解。他们用作品证明了在数字时代,物质性创作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说:“就此次青推展入选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看,青年雕塑油画创作呈现立足本体进行开拓创新一种良性生长态势青年艺术家们在精研雕塑、油画本体语言的同时自由灵活地吸收各种新材料、新媒介乃至新观念为己所用探寻精准的方式传递和表现自己艺术的态度和追求,对历史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观察、体认与思考。”

图片

图片展览现场

此外,展览另一特征,即对“在地性”的强调。新一代雕塑家注重从本土经验出发,以夸张的造型语言反映城市化进程中的个体生存状态;通过微观叙事展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场景。

中国雕塑学会秘书长孙振华说:“当代青年雕塑创作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雕塑艺术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为雕塑创新提供了丰富资源。在这样的历史机遇面前,青年雕塑家们需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技术只是手段,文化才是灵魂;形式只是外表,思想才是核心。”

青推展的影响力在扩大,正在成长成为一个年轻艺术家关注且向往的学术品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说,“给年轻人提供好的平台,让更多的好作品被更多的人看见,这是青年推介展的初心,更是这个展览的价值所在。”

展览将持续展出至8月8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