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只有“十三太保”,没有“一哥”

图片
圆桌观察员/零零漆

再过一个小时,苏超联赛最受关注的一场比赛——南京主场对阵苏州,就要打响了。网上不少球迷侃道:“苏哥南哥谁是一哥?就看这场!”。


当然,这是玩笑话,只是苏超众多的爆梗之一。因为如果以足球赛的结果来定的话,去年江苏首届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苏州总比分1比0战胜南京夺冠后,那就是已经当了大半年的“一哥”了。但事实上,苏州并没有“加冕”这个称号。


今天这场比赛结束,无论谁赢谁输,还是同样结果。


为什么?因为苏州担待不起。一方面,苏州还没打赢其他城市,光赢了南京,大家并不服;另一方面,比比城市能级,苏州虽然从经济来看,在全省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67万亿的GDP总量,不仅高出南京8000亿之多,约等于无锡与常州之和,也是榜末5城(泰州、镇江、淮安、宿迁、连云港)之和,但只是普通的地级市,并非全省的政治、文教、交通等中心。更关键的,没有哪座城市真正属于苏州的发展辐射区,这自然难有“一哥”的霸气和话语权。


同样的,南京也难孚众望。论足球,有实力强大的南通在前,“南哥”地位尚且存在争议,更遑论“一哥”。而在其他方面,南京的优势在于省会,在于地利,其主导的南京都市圈不仅辐射了省内周边城市,而且拓展到了安徽,闯出了“徽京”的名头,确实有一些“一哥”的样子。但南京自身没有绝对优势的经济体量和科创实力,加上文化差异等,又无法让稍远的省内其他城市信服。


图片

苏超的爆火,源自江苏省内各个城市的强烈自我认同感。


既然这俩不配,江苏又有谁有资格当这个“一哥”呢?而且,江苏也不需要。


苏超的爆火,恰恰是因为“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是因为“没有人情世故,只有恩怨”。背后的缘由,一言以蔽之,每个城市都有极强的自我认同感,都想赢下冠军抢一回“省会”当当,而不是跟着一位大哥身后,甘居“老二、老三……”相信即使今年未尝一胜的常州队,也在暗地里咬着牙“报仇雪耻”,无比期待卷土重来。


我管你这那的,一切凭实力说话。有如此的“内斗”基因,苏超怎能不火?江苏岂能不强?


足球场外,江苏最值得骄傲的就是群星闪耀。5座GDP破万亿的城市,个个发展各有侧重。除了苏州、南京,无锡是人均GDP第一城,南通通江达海、别具一格,常州崛起为“新能源之都”。在文化领域,扬州“淮左名都”的名号,享誉天下。在区域发展方面,徐州坐稳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本身已是一方“话事佬”。


江苏可以没有“一哥”,但不能没有“十三太保”。不如就像苏哥南哥一样,恭敬地叫每一个城市为“哥”,然后阿连阿扬那般亲密地对歌斗诗,这样自然大家都能接受。至于这个民间“省会”,就不妨让今年的苏超冠军爽一把。


那就好好欣赏这场焦点大战吧,别太计较场外的输赢。苏哥、南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