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为上海天使会科创营云课堂第14期课程内容精选⑤,该期邀请DTalk.org创办人顾青主讲。
科创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体系,为科技创业者提供融资支持、导师指导等多维服务。
Q1
作为企业来说,您觉得哪些决策是可以完全交由AI来做的,我们可以完全信赖AI给出的答案和结果?但哪些决策还是需要人来主导?
DTalk.org创办人顾青: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叫"决策"。
如果你指的决策是"决定",那显然我们需要先理解决策的本质。决策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比如你看了一个报告说"好,我批了",这不叫决策。
真正的决策是什么?是由若干人就一个商业问题进行充分假设,并且形成对问题背景、约束条件、目标的全面理解。
举个例子,我们要定一个增长50%的目标。这个过程显然不能交给AI,为什么?因为AI对你增长的前提、条件、数据、背景都不了解。它不知道你为什么说是50%而不是30%或100%。
什么样的场景AI可以快速处理呢?我举个例子——滴滴的派单系统。
大家想想,滴滴派单是不是完全自动化的?没有人工干预吧?为什么滴滴可以自动派单?
因为滴滴在特定场景下,在给定的司机供应量条件下,有历史的所有数据支撑。它知道派什么样的车,能让用户在一分钟内下单。它有明确的目标函数——让用户快速完成订单,而不会转去使用其他打车软件。
在这个目标函数确定、有大量历史数据的情况下,后台完全可以用算法派单,中间没有人工介入。
所以我给出的判断标准是:需要推演的过程,完全靠AI不行;但如果是固定场景且有大量历史数据学习的情况,完全可以交给算法自动处理。
Q2
有没有AI帮助企业做出正确决策并且赚到钱的成功案例分享?
DTalk.org创办人顾青:
有的。我们看看抖音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抖音的推荐算法,我们来分析它的商业逻辑。我们要了解用户最近一段时间的点击行为日志,通过这个行为日志,想办法了解特定用户群体的行为特征,判断他们有什么内容偏好倾向。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目标是希望用户更活跃。
今天假如我是产品负责人,CEO告诉我:"我们怎样让用户更活跃?"
大家听好,当CEO这样问的时候,你会怎么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步是什么?先要想清楚CEO背后真正想知道什么。是真的想知道怎么更活跃吗?因为提高活跃有很多方法——可以做补贴,可以用很多花钱的方式,也可以用不花钱的方式。到底用什么方式能满足CEO的真实诉求?
你先要搞清楚CEO关心的是活跃本身,还是活跃背后的商业价值。
实际上,抖音、Facebook这样的流量平台,主要商业模式是什么?卖广告。
卖广告的收入在财务上体现为营收(Revenue),这个营收怎么对应到产品团队的核心指标?
按照广告行业常识,计费方式是CPM,所以平台的有效曝光量越多,可售卖的广告就越多。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明显的关联逻辑:我可以从营收回溯到曝光,然后曝光可以跟活跃做明确的逻辑连接。
整个商业逻辑链条就浮现出来了:从营收到活跃量有一条清晰的逻辑线。
所以CEO真正问的问题是什么?其实他更关心最近的营收会受到影响,而营收影响的关键在于活跃度。
这个过程就可以通过算法解决,为什么?因为这是非常明确的数学关系,我有数据,完全可以探索什么样的策略能更好地影响活跃度。
所以你发现,Facebook、抖音这些平台就是在用AI算法,帮助企业让用户更活跃,从而增加曝光量,让平台有更多高质量广告位进行销售,最终实现盈利。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AI帮助企业赚钱的例子。
但请记住,这个过程中不是AI自动完成的,前面有人的思考在先。
写在后面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不要指望AI帮你思考怎么赚钱,这是错误的判断。
AI是一个能力放大器,但前提是你要有系统性的思考框架。我今天分享的八个核心能力——提问、思考、判断、假设、预测、归因、实验、创新——这是人类在AI时代依然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当你把这八个能力训练好,有了清晰的业务逻辑和数据积累,AI才能真正发挥价值。这时候它能根据你提供的上下文和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满足边界约束条件,真正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
很多团队问我怎么真正用好AI做业务预测和数据分析,答案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这样AI才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而不是制造更多混乱。
记住,AI时代最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能够系统性思考、提出好问题的人。
整理 / 彭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