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回顾:客流观察 | 广州地铁2025年5月客流月报
|图:Dove
|文:Dove、Neveadun
|编辑:Neveadun
6月龙舟水凶猛,单月降水量几欲“奋勇”追逐深圳上半年的总雨量。受汛期影响,日均客流按例回落,不过仍险守900万大关并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6月日均客流为906.5万,其中工作日日均954.42万,休息日日均810.64万。全月最高出现在6月27日,为1058.4万,是暑运前最后一个周五,客流有小幅启动迹象;最低出现在6月14日,月度最低值再度出现在周六,仅685.1万,仍为天气影响,连续700万记录终结。
全月趋势方面,上中旬表现持续低迷,工作日多数时候仅900万出头,被降水量仅有常年同期平均水平约58%的深圳持续压制,刚需少的周末更是惨案频出,最低一周连续两天不及700万且屈居第三。下旬随着天气可算终于相对转好叠加暑运临近,逐步回升,但未出现2022/23年那样的持续上涨过程,直到最后一天在新线加持下终于一跃突破千万,为史上首次在6月普通工作日破千万。同比去年增幅继续收窄,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都显得乏力,说明了包括广州在内的全国大多数城市都陷入了自然增长停滞的困境当中。
今年各月和去年对比:
本月里程平均客流强度为1.2798、站均客流强度为2.5689,里程强度排名以不足0.02的优势回归次席,站均仍然是稳居榜首。科普 | 拥挤=客流大?列车拥挤度与线路客流有什么关系?
6月29日,广州10/12号线首通段喜迎开通。按官方口径,当日两线客流分别达12.2万与16.4万,10号线及12号线东、西段客运量最大的车站分别为东晓南站、赤沙站、聚龙站,客运量依次为2.95万人次、2.86万人次、1.62万人次——口径应为进站+换乘,但疑似排漏了东湖站。东晓南站位于海珠核心区域,周边需求本就旺盛,进站换乘均不俗;赤沙站为12号线东段重要换乘站,南北方向的乘客都需要在此换乘其它线路,换乘需求大,但也可猜测该站12号线单线的进站量不高;聚龙站毗邻广州白云站,同时是12号线西段换乘最方便的车站,因此也有不少换乘客。经Metro Bay成员实地考察,广州白云站的到达旅客前往8号线,选择12号线虽需多换乘一次,但优点更多——免去安检烦恼,而且由行走800~1000米相应变为300~100米,走行距离可极大缩短。特别是白云站的旅客大多拖箱带桶,12号线将会是不二之选,比去石潭更省心省力且大概率省时。哪怕是去2号线的乘客,走白云文化广场站350米的通道也比石潭的要短很多。只有已经地处西广场户外的乘客,选择石潭站比较好。反之同理,白云站出发旅客也是选择12号线的期望值更优。很可惜的是,广州地铁在线网图、8号线路线图上仍然给石潭站标注“广州白云站”,丝毫不考虑国铁旅客对缩短行走距离的需求,完全有悖“全程为你”的服务理念。
6月日均客流受天气普遍较差影响,未能达到920万的水准线。不过10号线仍顺利兑现站均1.0的预期,12号线表现也十分接近1.0水准线,说明两线虽然“缺胳膊少腿”,但市区的旺盛需求仍给线路乃至线网带来了不少客流。从近两周的表现来看,7月第一周上涨主要为新线带动与暑运前启动,类似2022/23年6月最后一周的节奏,应该并未到最高峰,因此第二周有望更上一层楼。第二周天气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如果天气不至于特别糟糕,普通工作日峰值破1050万,并刷新普通周一至周三历史新高应该比较轻松,但周五破1100万、月日均破1000万,仍然比较有挑战性。最后,Metro Bay希望广州地铁能克服万难,早日开通更多的线路,为市民造福,为广州提速。
如果您在阅读时有任何观点、想法、建议或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