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10亿+10亿+10亿!陕西在下一盘大棋!

图片

百亿母基金为引擎,三支十亿级专业基金为支点,三秦大地上正构建起“科技+金融”的产业新生态。


陕西的千亿资本棋局:

四支产业基金重塑科创高地!


陕西的产业升级战略正以真金白银落地。短短半年内,一支百亿级科创母基金、三支十亿级产业基金相继落子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与电子信息三大核心赛道,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产业跃迁路线图。


01 百亿母基金:秦创原的资本引擎


2025年7月3日,秦创原科技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伴随着这一省级科创平台亮相的,是首期100亿元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的发布。


图片


这支母基金由省、市财政部门和省属国有企业及金融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它的运作逻辑很明确:通过与专业子基金协同,形成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本支持体系。最终目标是构建300亿元基金矩阵,打造陕西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母基金品牌。


这艘科创资本旗舰承载着陕西科技金融赋能的核心使命,规划了四大核心业务方向——科创基金管理、科创股权投资、科创综合服务、原创技术策源,贯穿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其定位清晰:融合国资优势,服务产业需求,争创西部领先的科创投资企业。


图片


同步成立了秦创原科创联盟、科技金融研究院、中试平台公司和科创服务驿站。这一架构体现了陕西对科技金融的深度布局。母基金如同心脏,将资本血液泵向各专业领域子基金,形成覆盖创新全链条的资本网络。


02 三支尖兵:产业基金的精准落子


三支十亿级产业基金瞄准陕西最具优势的赛道精准发力。


图片


新能源汽车赛道,陕西首只聚焦该产业链的AIC股权投资基金——西安建源西投恒创绿动股权投资基金于6月30日在经开区完成工商注册。这支基金规模10亿元,创新构建了“五大行旗下AIC+省、市两级引导基金+本土专业投资机构”的协同模式。


基金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成长期、成熟期优质企业,提供股权投资、产业赋能等全链条服务。目前已在经开区储备了一批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新材料领域的项目,将以“耐心资本”陪伴企业成长。


图片


航空航天领域陕西财金交汇航空航天新动能股权投资产业基金已于4月30日通过基金业协会备案。这支10亿元基金由交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陕西省政府引导基金和西安市工业倍增基金共同组建。


该基金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实力和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围绕国家重大装备产业链及陕西航空航天重点产业链布局。其独特优势在于探索“投贷联动”模式,通过股权投资与银行信贷互联共享,服务硬科技企业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早在2019年《西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就提出三年统筹50亿元引导基金。


图片


今年4月,陕西更进一步设立了首只支持半导体和AI领域的产业基金——陕西财金西高投弘毅投资基金(规模11.98亿元),其中省政府引导基金出资1.98亿元。


图片


6月份,西安市工业倍增引导基金投决会审议通过了陕西金资工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方案。该基金规模10亿元,由陕西金资、工银投资、西安市工业倍增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该基金所有出资人均已完成决策审批。


这些基金共同聚焦“芯—软—端—网”及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标是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支撑西安市及陕西省打造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


图片


03 资本新生态:陕西模式的体系化突破


多支AIC股权投资基金的协同运作,标志着陕西构建起一套特色鲜明、高质量“1+5+N”千亿级基金集群布局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这一体系具有三大创新基因:


央地协同机制:省市政府、央企金融平台与本土机构形成高效合作。新能源汽车基金引入建信金投,航空航天基金引入交银投资,既解决资金来源,又嫁接金融系统资源。


全周期覆盖:从早期研发到成熟期企业均有资本支持。秦创原300亿基金矩阵贯穿创新全链条,新能源汽车基金专注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航空航天基金则侧重硬科技转化。


产业精准滴灌:每支基金都瞄准陕西优势产业。航空航天基金服务空天动力陕西实验室建设;新能源汽车基金直指经开区打造全国一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目标。


图片


04 未来征途:从资本聚合到产业裂变


随着多支基金的运作,陕西的棋盘已布好。百亿母基金如车,三支十亿产业基金如马炮,协同并进。陕西产业升级已进入实质阶段——资本只是起点,最终要构建的是“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陕西以国资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用“耐心资本”培育硬科技成长的模式,正在改写中国区域创新的规则。2025年盛夏,三秦大地的这场资本布局,为西部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地按下了加速键。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