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和美媒报道,美国在24小时内对华连退三步,从能源到科技再到高端制造,多项曾被视为“卡脖子”的限制措施被紧急松绑。
这场看似突然的“让步”,究竟是美国的战略调整,还是被中国反制逼到了墙角?
第一步:乙烷货轮连夜启航
最先被撕开的缺口,是乙烷出口限制。
据路透社消息,美国政府在7月2日致函能源企业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和Energy Transfer,通知取消对乙烷出口中国的相关限制。
据报道称,在6月至少有八艘运载乙烷的船只,滞留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港口。
而当取消限制的通知到手后,早就在港口“待命”的美国货轮立即启航,将一船船乙烷运往中国。
乙烷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中国每年进口量不小,可即便美国不卖,我们也从未被“卡脖子”。
因为国内相关技术早已储备,只是因美国工艺成本更低才选择进口。
美国找不到买家,自然就不得不取消禁令了。毕竟这玩意我们也不算特别缺。
第二步:芯片设计软件恢复供货
7月2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解除了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
随后,全球三大芯片设计软件巨头新思科技、西门子、楷登电子,几乎同时宣布恢复对中国客户提供软件和技术服务。
芯片设计软件有多关键?没有它,连最基础的芯片架构都画不出来。
过去几年,美国的封锁让中国企业吃尽苦头,但也意外激活了国产替代的加速度。
目前国内已有6家核心企业专攻这一领域,技术差距虽在,但进步肉眼可见。
美国此时松绑,与其说是“仁慈”,不如说是担心中国自研提速。
与其让市场被国产软件抢占,不如先把钱赚了再想办法。
第三步:C919禁令解除
路透社7月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政府3日向通用电气航空发出通知,可以恢复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出口喷气发动机。
包括发动机、飞控系统等核心部件。
此前因美国断供发动机,C919一度面临停产风险。
但中国这几年,C919的国产化率已从60%向90%冲刺;甚至有消息称,中国已启动全国产C919验证平台,专门测试完全“去美化”的版本。
美国的断供不仅没“掐死”C919,反而成了国产供应链的“催化剂”——就像当年华为被断供后,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迅速崛起一样。
让步是缓兵之计?美国核心封锁仍未松口
而美国的“三连退”释放了缓和信号,其实是为了稀土而做出的让步。
而且,美国对中国顶尖科技的封锁从未真正松口,中国对美稀土出口,目前仅能满足民用需求。
随着7月9日“对等关税”的最后期限将至,特朗普急需更多的筹码谈判。
而且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这些在5月和6月突然公布的禁令,本质就是为了拿来和中国谈判用的。
此前在中美在日内瓦谈判都没啥用,扛不住了自然就解除了,不然等那些企业大佬发邮件过来,那就不好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