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也制造“鬼城”

该内容由AI辅助创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5年7月1日,印度媒体报道:作为印度独立以来首个私营规划山城,拉瓦萨曾被寄予厚望:这座距孟买3小时车程、位于浦那附近的“未来之城”,以意大利港口小镇波托菲诺为蓝本,规划有滨水步道、开放式长廊与高尔夫球场,甚至引入英国赛艇名将史蒂夫・雷德格雷夫设立培训学院。然而,如今这座仅完成五分之一建设的“梦想之城”,却成了杂草丛生的鬼城,其兴衰史折射出印度私营城镇化的深层困境。

由印度基础设施巨头HCC董事长阿吉特・古拉布昌德主导,拉瓦萨计划在西高止山脉的穆尔希山谷围绕瓦拉斯冈湖建设5座山城,总占地10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美国品牌公司为其量身定制的名称“Lavasa”融合了欧式奢华感与本地语言韵律,而配套设施更显野心——与曼彻斯特城足球俱乐部合作的青训营、阿波罗医院及瑞士合作的酒店管理学院,无一不指向“高端欧式生活方式”定位。 

为实现这一愿景,HCC投入超过800亿卢比,并计划通过IPO募资。时任项目管理人、美国城市规划专家斯科特・赖顿曾对《福布斯》表示,他的首要挑战是说服当地居民“不让牛群进入城区”,这一细节暗示了项目与本土环境的割裂。 

2010年,时任环境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以“未获完整环保审批”为由叫停项目,随后审计总署(CAG)报告揭露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在项目审批中“完全缺乏透明度”,特别指出时任灌溉部长阿吉特・帕瓦尔主持的会后追溯批准程序涉嫌违规。更争议的是,帕瓦尔之女苏普丽娅・苏莱持有拉瓦萨股份,而其代表的巴拉马蒂选区18个村庄被划入项目范围。 

尽管2013年政府允许项目在缴纳罚款后复工,但累计超过2000亿卢比的债务已压垮HCC。未完成的混凝土框架、生锈的施工设备与废弃的样板房,如今成了这座“鬼城”的标志性景观。2023年,印度国家公司法律法庭(NCLT)驳回首份重组计划,原因是竞标方未能支付10亿卢比预付款。

目前,拉瓦萨已进入破产程序,债权人收到6份收购报价,其中韦尔spun集团以85亿卢比(含15亿流程成本)的出价最高,其他竞标者包括Lodha开发商、金达尔钢铁电力集团等。但所有报价均以获得马哈拉施特拉邦环保clearance为前提,而这正是项目陷入困境的根源。 

“有条件报价不符合印度国家公司法律法庭债务重组程序。”知情人士透露,债权人委员会可能需寻求替代方案。对837名已付款购房者而言,他们等待的不仅是未交付的住宅,更是一个破灭梦想的残片——这座曾被视为“逃离印度城市喧嚣的欧式飞地”,最终沦为规划激进主义与监管漏洞的牺牲品。 

拉瓦萨的命运引发学界对印度私营城镇化模式的反思:当“复制欧式小镇”的蓝图遇上西高止山脉的生态敏感带,当高端定位与本地民生需求脱节,即使用30亿卢比打造的人工湖和仿意式建筑群,也无法填补规划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免责声明: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团队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