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连年下滑,屈臣氏中国总经理陈志豪离职

业绩连年下滑,屈臣氏中国总经理陈志豪离职

据企业微信显示,原联席董事总经理陈志豪状态已变更为"已离开当前企业"。屈臣氏官方回应称,陈志豪已于今年3月正常退休,公司决定将原有的联席总经理制度调整为聂薇单独担任董事总经理。

陈志豪退休,或许跟中国区业绩不佳有关。屈臣氏2024年财报显示,其占主要收入的中国美容保健产品收益总额为135.08亿港元,同比收窄17.9%,且自2021年起便连续收窄;EBITDA4.67亿港元,同比收窄55.18%。

图片

陈志豪2011年加入屈臣氏中国,从华南区总监起步,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领导才能,逐步晋升至营运总经理。在其任职期间,屈臣氏中国门店数量从1000余家激增至3800家O+O(线下+线上)门店。他还成功推动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打造了完整的会员服务体系;被内部誉为"转型关键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陈志豪在联席董事总经理岗位上仅履职一年便选择退休。考虑到屈臣氏中国近年面临的业绩压力,业内人士分析这一人事变动可能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图片

(图源:屈臣氏官网)

新掌舵人的挑战

聂薇上任即面临行业剧变的多重挑战:线上渠道持续挤压实体份额,新兴美妆集合店以“高性价比+场景体验”分流年轻客群,叠加租金、人力成本年均上涨超8%,传统零售巨头转型迫在眉睫。

为破局生存危机,屈臣氏启动深度战略调整:渠道层面加速下沉,计划年内新增500家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填补低线市场空白;业态创新推出“15分钟生活圈”社区店,聚焦即时消费需求,单店覆盖半径缩短至3公里内;体验端试点大健康店与Watsons Pink潮玩店,通过健康管理服务、美妆互动体验重构差异化竞争力。

数字化成为屈臣氏转型核心抓手。屈臣氏深化O+O(Offline+Online)战略,打通APP、小程序与门店库存,实现“线上下单、门店自提”“1小时达”等灵活服务。

业内分析指出,聂薇需在规模扩张与效率提升间寻求平衡,同时应对新兴竞品对年轻客群的争夺。这场转型能否助力屈臣氏重返增长轨道,或将重塑中国美妆零售市场的竞争格局。

美妆零售行业面临大考验

屈臣氏的高层调整折射出整个美妆零售行业的困境与变局:“莎莎国际”现已全面退出内地市场;“丝芙兰”2024年净亏损超6亿元;多个网红美妆集合店黯然退场。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行业标杆,屈臣氏的转型探索具有风向标意义。在聂薇的领导下,这家拥有180年历史的零售巨头能否成功突围,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将为整个行业提供宝贵经验。

面对零售行业深度变革,屈臣氏需在坚守传统优势基础上,加速四大核心突破以重塑竞争力。

年轻化转型方面,屈臣氏需深度融入Z世代文化语境,通过社交媒体互动、国潮IP联名、KOL种草等方式,打造“潮趣美妆”品牌形象,同时优化线下门店的科技感与社交属性,吸引年轻客群回流。

差异化竞争上,屈臣氏应聚焦“健康+美妆”融合赛道,深化大健康店、专业美肤中心等业态,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构建“一站式美丽健康平台”的独特价值。

运营效率层面,需通过数字化供应链优化、门店智能管理降低租金与人力成本,并利用O+O战略提升库存周转率,实现“轻资产、高坪效”转型。

此外,屈臣氏可探索美妆科技、跨境服务、会员生态等创新领域,孵化新增长点。业内认为,能否平衡传统与创新、效率与体验,将决定屈臣氏在未来零售格局中的站位。

图片

(图源:屈臣氏官网)

这场人事更迭,或将开启屈臣氏中国发展的新篇章。市场正密切关注这位新掌舵人将如何引领企业穿越周期,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