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固收:“软连接”下的政策利率和资金利率——年中货币政策展望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报告导读:淡化价格信号,保持流动性投放,货币政策操控框架调整之后,资金短端利率下行领先资金长端恐成为常态。
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印证“价格信号”淡化。二季度货政例会通稿中,“择机降准降息”替换为“灵活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我们认为新措辞更偏中性,一方面对应第一轮降准降息落地后,或要避免市场在短期过度交易双降,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下克制使用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思路。2025年央行延续对货币政策框架进行优化,不仅是在宽货币层面相对谨慎,在流动性投放层面,淡化价格信号的方向也较明确。自2024年中至今,央行在流动性调节思路上持续微调,将政策利率和一般性的流动性投放工具做区分,前者重在引导市场定价,后者重在影响资金供需,平抑过度波动,买断式逆回购和改革后MLF均为“央行定量,市场定价”,且功能互补。
决定克制降息的是货币政策的行动边界。克制宽货币的背后是货币政策的行动边界,从总量货币政策的操作思路来看,我们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体现稳增长中的站位,货币政策的角色是推动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行;二是维护金融体系平稳运行,核心是稳银行息差,避免长债利率过低是重要的中介目标。上述两点行动边界对应了2024年中以来的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和降息节奏。
如何看存款搬家在当下阶段的特征?存款搬家的核心逻辑是“收益差”,国内负债搬家的长期方向有确定性,但短期的节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款搬家在当下阶段有三点主要的特征:(1)债市利率是制约存款利率调降的重要因素;(2)权益市场表现对资金出表节奏的扰动大;(3)资金出表的影响或并不集中。
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机制的两点重要调整:5月初双降落地之后资金宽松的兑现节奏平缓,是流动性调节框架修正后的机制变化导致,背后是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向市场传导中的两个典型变化:(1)第一个变化是在降准层面,降准释放资金的机会成本并不低。关键在于当前法定准备金利率依然保持在1.62%,并未跟随广谱利率调整。(2)第二个变化是中长期投放定价与政策利率变为“软连接”,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成本既可以先于政策利率下行,在政策利率调降之后,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成本的下行也可能偏慢。
长债利率能否向下突破的核心或在1年期存单我们认为如果1年期存单利率能进一步突破前低,甚至到1.5%附近,10年期国债利率有望向下突破。7月初建议继续紧盯长存单,博弈跨季后的资金宽松。存单利率持续下行,牵引10年期国债利率主要有两点逻辑:(1)一是存单利率兼具资金和预期属性,存单走低印证资金长期宽松,负carry担忧缩减后,长债利率向下突破的空间打开;(2)1年期存单与10年国债始终有较强的关联性,在MLF改革前,1年期存单利率和10年期国债利率均以1年期MLF利率为锚,底层逻辑是资产端的比价以及负债端对债市资金机会成本的反映。MLF利率退出历史舞台后,存单与国债定价的关系或依然成立。在货币政策操控框架调整之后,短资金利率先下,长资金利率后下可能会成为常态,我们认为存单大概率会持续下行,并带动长债利率向下突破。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经济修复大幅加速;债券供给放量。
图片
报告来源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软连接”下的政策利率和资金利率——年中货币政策展望
报告日期:2025.07.03   报告作者:
唐元懋(分析师),登记编号: S0880524040002
杜润琛(研究助理),登记编号: S0880123090079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HT RESEARCH )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海通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海通研究",或含有与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海通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海通证券所有,国泰海通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海通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
海量研报 | 热门活动 | 视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