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社会实践该怎么做?考察报告要如何写?6月27日,来自新闻晨报教育发展中心首席教育官崔建栋走进上海市虹口区钟山初级中学,为同学们进行了详细解读,助力大家积极参与“2025年健康主题·近视防控上海市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征集与交流展示活动”,并取得好成绩。
讲座中,崔建栋首先从社会学角度解读社会考察报告的定义和基本内涵,指出社会考察报告为人们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分析和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随后,崔建栋为同学们传授了社会考察的基本类型和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以及文献法,特别强调了考察报告的资料收集需要尊重客观事实,来源必须真实可信。
为帮助同学们较快掌握社会考察的方法,指导老师为同学们说明了四项实地考察开展前需要完善的前期准备,包括确定选题需遵循需要性、创造性、可行性这三大原则;制定考察时间、地点、方式、考察对象与人数等具体方案,同时需精心设计问题,为后续研究筑牢基础;加入考察体会与思考,让报告内容详实、逻辑严谨,完整呈现社会考察成果。
围绕主题“近视防控”,崔建栋一方面要求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提出独特见解,另一方面指导同学们结合自身条件与考察对象配合情况来判断选题是否具备可实施性。全场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案例分享。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的专业指导,更通过近视防控主题的实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用眼意识,为后续开展近视防控的主题活动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从暑期开始,同学们就将带着宣讲会上学到的知识,积极参与到“2025年健康主题·近视防控上海市中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征集与交流展示活动”中,挖掘近视防控的现实问题与有效经验,为近视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也让自身在社会考察的过程中收获成长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