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特朗普,永远能击败昨天的特朗普,这句话真没说错。
前脚还在谴责、讽刺与威胁伊朗,后脚就变成了拉拢伊朗。不由得让人疑惑不已:特朗普的目的是什么?
不到48小时,特朗普迎来了3个噩耗。
第一件事,伊朗对美国发出最后通牒,特朗普又变脸了。伊朗在6月29日明确告诉特朗普,美国要重启谈判,就必须保证不再打击伊朗。
在这之前,特朗普曾表示,如果情报显示,伊朗的铀浓缩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他绝对会考虑再次轰炸伊朗。
这一次,伊朗释放的信号很强硬:伊朗还没有决定与美国开启新的谈判,伊朗正在等待一个答案,那就是“在伊朗与美国对话的时候,伊朗是否会再次遭到侵略”。就这个问题,美国必须表明立场,并给出具体方案以确保美国会兑现承诺。
很显然,伊朗担心美国再次欺骗伊朗,就像上次那样,在谈判即将开始之前、默许以色列对伊朗的核设施与军事目标发起军事打击。
伊朗告诉美国,伊朗准备好谈判,但谈判不是“无条件投降”。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萨维在6月29日表示,伊朗对以色列的停火承诺持怀疑态度,但伊朗已做好充分准备,以色列再次发起袭击的后果,是遭到来自伊朗的果断反击。
当然,所谓的“伊朗已做好反击准备”,只是伊朗自己的说辞。明眼人都知道,只要以色列不宣而战、打伊朗一个措手不及,等待伊朗的,就会是悲剧重演。
让各国没想到的是,此前还在讽刺伊朗夸大战果、暗示自己不会对伊朗取消制裁的特朗普,会在6月29日承诺,如果伊朗能向美国表明,伊朗不会再带来伤害,那么他会解除制裁。
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本土发起到底袭击,称只要以色列不停止侵略加沙、他们就会继续袭击以色列的情况下,特朗普在6月29日表示,达成加沙停火协议,归还人质。
以色列透露,内塔尼亚胡可能很快就会访问美国,就伊朗与加沙问题与特朗普展开对话。
毫无疑问,以色列不想看到美国与伊朗达成协议,也不愿意放弃吞并部分加沙的好机会。
不确定的是,特朗普在这个时候对伊朗释放友好信号,是真心实意的,还是缓兵之计?伊朗非常担心一件事:以色列在不久后再次袭击伊朗。
但不管怎样,在伊朗对美国发出最后通牒的情况下,特朗普选择对伊朗让步,确实非常出人意料。
第二件事,伊朗的猛烈反击,让以色列与美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了拦截伊朗的弹道导弹,以色列使用了大约9枚“箭-2”、34枚“箭-3”反导导弹,以及39枚美国“萨德”防空导弹。
要知道,一枚“萨德”导弹的造价,就高达1280万美元。
持续12天的伊以大战,消耗了美国“萨德”防空导弹库存的15%至20%。这也是美国不得不参战的原因之一,因为以色列快撑不住了。
从这个角度看,伊朗确实有可能被美国骗了。再过段时间,一旦等到以色列补充了武器弹药与防空导弹,等待伊朗的,没准就是又一次军事打击。
第三件事,特朗普支持率大幅度下滑。美媒在6月28日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目前只有43%。大约有53%的选民认为,特朗普的表现不佳。
特朗普的支持率之所以会下滑,与特朗普下令美军前往洛杉矶、美军打击伊朗核设施、发起关税战等因素密不可分。
很多美国民众都在担心一件事:打击伊朗核设施会彻底激怒伊朗,怒不可遏的伊朗,会选择对美国本土发起袭击。
伊朗曾威胁美国称,如果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那么伊朗将考虑通过潜伏在美国的“极端分子”,去袭击美国本土。
让特朗普长舒一口气的是,截至目前,伊朗还没有要打击美国本土的意思。
当然了,伊朗也没有打击美国本土的军事能力。
一旦美国本土遭到沉重打击,特朗普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民主党人赢得国会选举,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接下来何去何从,特朗普应该想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