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东平县充分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的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不断强化思想教育,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活动载体,“三向发力”提升老干部文化养老新质效。
在强化思想教育上发力,构建“立体化”教育体系。始终把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打造“理论课堂+红色课堂+云课堂”的“立体化”教育体系,引导老干部思想永不褪色。一是开设“平湖银辉”大讲堂。定期邀请党校教师和老专家学者走进老干部党校,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东平历史、红色文化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目前已举办三期大讲堂,受益老年群体达300余人次。二是开展“东平红色文化”游学活动。依托东平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党课”游学品牌,分批次组织老干部志愿者、老年学员到东平革命纪念馆、县工委纪念馆、山神庙村八路军115师后方医院等教育教学基地开展党性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三是用活“云端”课堂。用好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名师讲堂”等网上课堂,组织离退休干部在线收看学习,谈体会、强思想。依托“东平老干部”公众号开设“双先”事迹、银发风采等专栏,宣传推介老干部模范事迹,积极倡导老干部学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利用微信群开展每日一学,推送政策解读、养生保健、文学作品等内容,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让老干部随时“充电蓄能”。
在创新教学模式上发力,打造“个性化”乐学平台。针对老干部多样化学习需求,创新推行“菜单式”“体验式”教学模式,让老年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一是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年初开展课程需求调研,组织召开教学班教师、班长座谈会,结合老年学员的兴趣特长和健康状况,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开设太极拳、书法绘画、声乐舞蹈等20余个特色班级,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教学授课。增设“银发学堂”,开展防诈骗、消防安全等应用知识培训,帮助老年学员提高自护能力。二是丰富教学活动载体。突破传统课堂教学边界,把户外实践教学课堂与社区月课相融合,将教学活动延伸到社区公园,推动社区月课扩面增效。先后组织老年大学声乐班学员走进佛山社区人民公园、清河社区清河公园,组织模特班、广场舞班学员走进白佛山景区开展户外实践教学活动,让文化养老服务成果惠及更多社区群众。三是搭建实践教学基地。立足建设“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不断加强部门单位、街道社区和社会团体的交流合作,先后与县教体局、民政局、东平街道以及县护鸟观鸟协会、县作家协会等共建20余个实践教学点,组织老干部参与“三助一建功”、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实现“课堂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
在拓展活动载体上发力,搭建“多元化”银龄舞台。以“文化养老”为导向,搭建“节庆活动+社团活动+志愿活动”多元平台,让老干部在活动中展现银发风采,传递社会正能量。一是围绕重要节日、纪念日,举办三八节模特展演、庆五一联欢会、“诗韵年华·银龄抒怀”诗歌朗诵会等主题活动,不断增强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二是丰富社团活动。成立老干部“群贤堂”诗词工作室、书画协会、京剧团、合唱团等10多个兴趣社团,邀请专业老师定期辅导,支持社团开展各类文化文艺活动。4月份,成功举办“传承国粹 乐享银龄”东平县首届京剧票友演唱会。诗词班学员武世成先生加入山东省诗词协会。三是深化志愿活动。组建东平县离退休干部党员服务团,将“本色”宣讲团、东原关爱联盟、“东原情”婚辅志愿团等20多个社团组织纳入服务队,联合开展政策宣讲、矛盾调解、关爱儿童、文化下乡等多项志愿活动。“银辉护航”老党员工作室联合东平信息港公益协会开展“银辉相伴润童心 关爱护航助成长”活动,组织4名志愿者走进后屯社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关怀和爱心帮扶。联合开展“银辉教做防火小助手·汶水五老关爱青少年”主题宣教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