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说心语 | 我们连的“铁脊梁”

每次晚点名,我抬头看向连队门口的标语牌——“干部过硬、骨干带头、生死与共、准备打仗”,总会想起指导员庞中秀常强调的那句话:“党支部就是全连的‘铁脊梁’,干部骨干要带头扛起责任。”

去年,我作为直招士官刚下连时,心中疑惑:我们连的官兵为何总是干劲十足?如今兵龄渐长,我才明白,这“铁脊梁”里装的不仅是钢,还有火热的温度。

记得第一次参加连务会,指导员拿着训练周表逐项讲评:“战术动作拖沓,骨干带头加练!”“内务标准下滑,限时整改!”字字铿锵,令人肃然,我心想,这指导员也太严格了。可后来发现,他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他的“严”源于对自身更高的要求。去年上级组织比武,他连续奋战,反复练习,最终夺得佳绩。

还有我们的连长刘朝阳,他的“严”则像戈壁的风,干脆利落。冬训实弹射击时,他冒着大雪逐个检查官兵射击动作,迷彩服覆满冰霜仍不退缩。在他带领下,我们在上级比武中荣获团体第二名,连队连续两年被评为实弹射击优胜单位。他本人更是在新时代郭兴福式教练员比武中斩获桂冠,还被推荐为优秀“四会”教练员标兵。载誉归来,全连官兵的喝彩声响彻戈壁。

铁纪之下,更有深情。查铺时,指导员会轻手轻脚替战士掖好被角;平常就餐,他总要看着最后一名战士打完菜才肯端碗。连长口袋里常年揣着急救药品和护手霜,训练间隙,他蹲在沙坑边给磨破手掌的列兵涂药。驻训期间,八级大风刮得帐篷哗哗作响,连长与指导员坚持把支委帐篷挪到上风口,为大家挡风。有战士在驻训日记里写道:“跟着这样的主官,火海都敢闯——因为他们永远挡在我们身前。”

如今,连队荣誉室的奖牌已摞起厚厚的一摞。但更触动我的是指导员带领支委们研究训法战法时,夜晚学习室里亮起的灯光;还有训练场上,连长蹲在班排为战士调整战术动作的身影。武装五公里考核最后三百米,我双腿灌了铅般沉重,抬头却见支委们跑在前面高声呐喊:“坚持住!”

“连队至上,士兵第一”的连魂,早已融入每名官兵的血脉。这支“铁脊梁”之所以顶天立地,正是因为既有钢铁般的纪律,更有春风般的温情。今年面临选改军士时,我与同年兵们早已坚定决心:在这样有硬度、有温度的连队,自当扎根战位,续写荣光。

责任编辑:孙嘉烨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