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决定暂停对乌军援,基辅处境快速恶化

当所有人都以为乌克兰将获得美国源源不断的军火支持时,华盛顿突然按下了暂停键。这记"断供"重拳,直接把基辅当局打懵了。

图片

(美国决定暂停对乌援助,乌高层表示难以接受)

1、美国突然"断供"乌克兰,这场战争要凉凉了?

白宫发言人安娜·凯利最近的一纸声明,让国际社会炸开了锅。美国国防部在审查全球军事援助后,决定"将美国利益放在首位"——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是实打实的武器交付暂停。

要知道,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可是累计向乌克兰输送了超过660亿美元的军火,相当于每天烧掉近1亿美元!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暴露出美国军工体系的深层困境。据匿名官员透露,之前拜登承诺的部分武器库存"已处于低位"。想想看,连全球军火库最充足的美国都开始喊"库存告急",这场消耗战的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图片

(美国此次暂停援乌的武器,都是近期乌军作战的关键杀手锏)

被按下暂停键的可不是小打小闹的装备:数十枚"爱国者"拦截导弹、100多枚"地狱火"导弹、数十枚"毒刺"导弹,还有数千发155毫米榴弹炮炮弹和250多枚精确制导火箭弹——这些可都是乌军在前线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2、武器断供背后的"多米诺效应":普京要笑到最后了?

美媒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暂停军援简直就是在给普京递"信号弹":美国这个"军火大掌柜"可能要撂挑子不干了!想想看,当乌军手里的"爱国者"导弹打一发少一发,"海马斯"火箭弹库存见底的时候,俄军装甲部队还不得乐开花?

俄媒已经迫不及待地宣布:莫斯科现在可是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前线传来的消息更让人揪心。在阿夫杰耶夫卡战役后,俄军正在多个方向缓慢而坚定地推进。

图片

(俄军前线快速挺进,乌军缺弹少粮难以应对)

没有美制炮弹的持续供应,乌军那些精锐炮兵部队恐怕要变成"没有子弹的神枪手"。更可怕的是,美国这波操作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他西方国家会不会也跟着打退堂鼓?

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100多枚"地狱火"导弹被扣下,这意味着乌军至少损失了100次精准打击俄军装甲目标的机会;数十枚"毒刺"导弹的缺席,等于给俄军直升机开了"绿色通道"。要知道,在巴赫穆特战役期间,"毒刺"导弹可是创下过一天击落6架俄军直升机的战绩!

但事情真的会像普京想的那样顺利吗?就在美国宣布"断供"的同一天,爱丽舍宫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3、马克龙深夜来电:一场持续两小时的外交豪赌

马克龙电话直通普京,这是近三年来第一次,双方进行直接对话,这次通话暴露了欧洲的深层焦虑:一方面要维持对俄强硬姿态,另一方面又害怕战事持续引发的能源危机和政治动荡。

图片

(时隔3年,马克龙普京进行罕见通话)

马克龙那句"伊朗必须履行核不扩散义务"看似离题,实则暗藏玄机——他是在试探能否用中东问题作为交换筹码!但普京显然不吃这套,直接搬出"新领土现实"这个烫手山芋。

要知道,上次两人通话还是2022年9月,那时俄军刚从哈尔科夫大撤退,现在却完全调换了攻守位置。

要注意一个微妙细节:马克龙团队特意强调通话前后都联系了泽连斯基。这分明是在玩"走钢丝"——既要展现对乌支持,又要偷偷给莫斯科递话。难怪美媒直言这是"外交风险",毕竟德国总理朔尔茨去年11月那次通话后,支持率可是跌了5个百分点!

这场通话最值得玩味的是,它撕开了西方对俄"统一战线"的第一道口子。当英国和德国还在装模作样地表示"没兴趣通话"时,法国已经悄悄伸出了橄榄枝。接下来会不会引发"破窗效应"?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这成为了接下来局势发展的一大悬念。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