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缘冲突持续的背景下,德国各界关于恢复义务兵役制及扩大军力的讨论不断升温。然而,最新民调显示,德国年轻一代对此普遍持反对立场。与此同时,专家也对联邦政府扩军和增加军费投入的政策提出批评,质疑其可行性与战略方向。
“舆观”民意调查公司3日发布的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德国年轻人对于恢复义务兵役制或推行其他形式的强制服役普遍持反对态度。55%的受访者反对设立普遍性的国家服务义务。这一数据较2021年有显著变化,反对比例上升8个百分点,显示出年轻一代对强制服役的接受度日益减弱。
近年来,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紧张,特别是俄乌冲突持续,德国政界重启义务兵役制的呼声不断高涨。作为回应,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近期提出,计划将联邦国防军现役人数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约5万至6万名士兵,以满足北约新一轮防务能力建设的要求。此举被外界广泛视为战后德国最大规模的军事扩张,也标志着德国防务战略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
德国智库专家 贝恩德·安迈尔:我对当前局势感到十分忧虑并持批判态度,我并不认同军事化的做法,包括扩军和加大军备投入。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近年来大规模举债加大军备投入的做法,也在社会舆论中引发越来越多的疑问与反思。
2022年设立的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被誉为德国国防政策的“历史性转折”,但有批评声音指出,德国在扩大军备的过程中,巨额军费实际上很大比例流向了美国军工企业,而不是用于本国防务体系的现代化改造。
德国智库专家 贝恩德·安迈尔:我们设立的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实际上是给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因为大部分的钱都用于向美国采购武器。用于战争、购买武器或者破坏的每一欧元,在我看来都是根本性的错误。(总台记者 阮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