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连线,共携曙光——宁夏理工学院“三下乡”暖阳乡伴实践队

图片

图片

乡村振兴走基层

青春聚力正当时

暖阳乡伴实践队





图片
图片

蝉鸣漫过山野,宁夏理工学院“三下乡”暖阳乡伴实践队背起青春的行囊奔赴乡间。脚踏沃土丈量山河壮阔,以赤诚之心倾听土地私语。在晨曦与暮霭的交替里,让知识化作甘霖,浇灌希望,共绘乡村振兴的诗意长卷。

图片
图片

丈量乡土 执笔振兴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掠过麦浪,实践队队员们踩着晨露走进村庄。挨家挨户上门唠家常,树荫下听老人们讲收成、说心愿,田埂上看庄稼生长的模样。笔记本里记满了井水的清凉、灶台的烟火,还有乡亲们眼里对好日子的盼头。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故事与数据,终将变成推动乡村发展的力量。队员们愿做桥梁,把乡村的声音传递出去,把可行的点子留下来。用最朴实的笔触,写下振兴的期盼,和乡亲们一起,把日子过成诗,把村庄绘成画。


图片

走村串户听乡音

在走村串户的调研中,队员们发现了不少待解决的问题。村里道路年久失修,一到雨天泥泞难行,严重影响农产品运输;部分农田灌溉设施老化,遇到干旱天气,庄稼缺水情况突出;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缺乏照料,文化生活也十分匮乏。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想办法解决,改善村民生活,助力乡村发展。


图片

记录期盼绘蓝图

队员们握着笔,认真记录老乡们的每一个期盼:希望村里能通上宽敞马路,盼着建起文化广场丰富生活,期待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这些朴实心愿,将化作乡村振兴的蓝图,成为队员们努力奋斗的方向,一步一步把梦想变为现实。

图片


细梳社情 筑基社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三下乡”社区服务中,队员们承担起电脑房屋信息登记梳理工作。挨家挨户敲门采集数据,核对户主姓名、房屋面积、居住人口等基础信息,遇到老旧小区资料缺失的情况,就多方询问、实地测量补充。

面对杂乱的纸质档案队员们耐心录入、反复校对,将信息分类整合,建立起规范的电子数据库。过程中虽数据量大、系统操作难,但当零散的信息变成清晰的图表,社区房屋分布、居住情况一目了然,这份成果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细致的信息梳理,正是精准服务社区、推动治理升级的重要一步。


细梳社情 筑基社区

图片

一家一户上门,一张一表登记,队员们像梳理丝线般细致摸排社区情况。从独居老人的生活需求,到青少年的活动场地;从老旧管道的维修难题,到公共空间的利用建议,都被仔细记录下来。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是社区发展的基石。只有把社情摸清、把民意吃透,才能精准规划建设,为社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让居民生活更舒心、更安心。

图片



寻脉古村 探路新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踏入果园村,队员们开启“三下乡”乡村环境调研之旅。沿着村道前行,仔细观察河道水质、垃圾处理情况,发现部分沟渠存在漂浮物,垃圾投放点分布不均。走进田间地头,与果农交流中得知,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尚不完善,传统灌溉方式导致水资源浪费。

随后,队员们深入果园村,在村委会座谈时,大家围绕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绿色农业发展展开热烈讨论。这次调研,不仅摸清了果园村环境现状,更启发队员们思考如何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结合,为乡村环境改善与可持续发展探出新路径。


图片
图片
图片




队员感悟

图片
图片


这次“三下乡”乡村调研,让队员们真正读懂了“乡土”二字。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乡村发展案例,远不及亲眼所见震撼。当老乡握着队员们的手,念叨着希望村里能通上路灯、建起卫生室时,队员们才明白这些看似简单的愿望,就是他们对美好生活最质朴的期盼。调研时走坏了一双鞋,笔记本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建议,但收获远超付出。原来真正的成长,是在田间地头触摸到的真实,是把百姓的心愿变成未来努力的方向。这份经历,让队员们更坚定要用所学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图片

归途的行囊装满泥土的芬芳,那些田间的交谈、屋檐下的倾听,早已化作心中的星河。“三下乡”的足迹虽已暂歇,但与乡村同频的心跳永不停止,愿以青春微光,继续照亮乡村振兴的前行之路。

图片

图片

编 辑:范梦楠
责 编:刘彦锋
审 核:陈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