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培提质行】当住院医师站上 C 位:两家医院创新模式激活住培医师成长动能

01



从学员到讲师:深圳市人民医院住培医师走上讲台

在医院,总有这样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穿梭在病房与诊室之间,忙碌而专注,他们是住培医师,肩负着成为未来医疗中坚力量的使命。而现在,他们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患者课堂的“小讲师”。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疾病、科学管理健康,同时锻炼住培医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深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创新开展了“以教促学”患者健康教育宣教会。宣教会每月固定举办4场,从高血压的全程管理,到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康复之路,再到心律失常的居家监测要点。每一场宣教会,都是住培医师们精心准备的成果。


图片 

住培医师上讲台,当好患者健康的第一位老师

办公室里,2022级住培医师刘天生反复对着电脑屏幕上的PPT练习演讲,不时向身边的带教老师请教,只为呈现一场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会。宣教会当天,面对台下几十位患者,她依然感到紧张。然而,当看到患者们专注聆听、频频点头的神情时,她逐渐找回了自信,语言也在这一刻变得更加坚定有力。在结束后的提问环节,一位年近七旬的大爷缓缓起身,动情地说:“小医生,你讲得真好,我听懂了。以后我一定按你说的做,争取不让家里人担心。”听着这番话,刘医生的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满是感动与成就感。


“以教促学,以学促疗”带教老师有话说

心内科带教老师林耀望医生说“为了提高住培医师和患者对健康宣教会的重视度,我们将每场患者健康讲座时间控制在约60分钟,其中住培医师讲授部分占40至45分钟,剩余15至20分钟用于患者提问和现场互动交流。宣教会地点统一安排在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设备的会议室或示教室,并提前张贴宣传海报,摆放科普资料、心脏模型等教具,营造良好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图片 

讲台上的住培医师们自信从容,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温暖的沟通力量。而在讲台下,带教老师和护士全程陪伴,既是护航者,也是见证者。每一次宣教会后,师徒们都会坐下来复盘,总结亮点与不足,不断打磨教学和临床能力。


住培医师们还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和康复计划,让患者在战胜疾病的路上,不再孤单前行。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努力正在悄然改变患者的健康轨迹。随访数据显示,听过讲座的患者在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定期复查、心脏康复等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未参与者。同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总体满意度达到 98%,其中对讲座内容实用性、讲解通俗易懂程度及互动交流充分性等方面满意度为均达100%。


图片 

在这里,住培医师们不仅从学习和实践中的成长,更成为了患者康复之路上的希望之光;在这里,住培医师们践行“以教促学,以学促疗”,每一次宣教会都成为了连接着医生与患者之间信任与理解的桥梁。

未来,我院将继续探索患者教育与住培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让更多年轻医者在讲台上绽放光芒,也让更多患者在知识中收获健康与温暖。

02

佛山市一医院首届住院医师影像读片大赛:黑白影像里的“最强大脑”


近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强厅内掀起一场“影像风暴”——首届住院医师影像读片大赛火热开战!79名医师同台竞技,展开了一场医学技能大比拼。大赛由医院教学管理科主办,放射科、超声医学科和核医学科专业基地协办,得到了姜骏院长等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影像科刘健萍教授和超声医学科袁莹萍教授担任主持人。


图片 


以赛促学,开启医学成长新征程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黄伟俊教授强调,医学影像在疾病诊疗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对提升医师的影像读片能力对提高医疗质量意义非凡,希望年轻医生们能够借此机会,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功。


图片 


教学管理科科长尹方表示,住培工作历经十年走到今天,许多临床医生出身的老师们深知自身在诊断方面的短板,希望通过这场大赛,切实提高住院医师的诊断水平,挖掘并弥补临床诊断思维上的不足。


图片 


三阶闯关,上演智慧与速度的较量

大赛别出心裁地采用“初赛-复赛-决赛”三阶闯关模式,全程借助数字化平台展开竞技。


初赛现场,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选手们全神贯注,要在短短20分钟内完成30道影像读片题。这些题目涵盖了放射、超声、核医学等多个领域,极大地考验着选手们的知识储备和反应速度。一番激烈角逐后,影像组与非影像组各有15名选手凭借出色表现晋级复赛。

图片  

复赛环节,紧张氛围进一步升级。选手们分批登台答题,每一个选择都关乎着能否晋级决赛。台下的观众也都屏气凝神,为选手们捏着一把汗。最终,两组各有6名选手成功突围,挺进决赛。


图片


决赛堪称巅峰对决,采用抢答形式,答对加分、答错扣分的规则让现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一道题都是对选手们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面对脑部CT的复杂影像、超声动态图的细微变化,选手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迅速判断,果断抢答。


图片 



科技赋能,在片海中探寻真相

赛题的设计紧密贴合临床实战。影像组题目全面覆盖放射、超声、核医学领域,非影像组则侧重于放射与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在决赛中,一道道极具挑战性的题目犹如重重迷雾,但选手们毫不畏惧。面对复杂的脑部CT影像,他们能迅速捕捉关键信息;面对动态变化的超声图,也能精准分析。评委们的实时点评将比赛推向了“边学边战”的高潮。评委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选手和观众都收获颇丰,对影像诊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图片 


双赛道颁奖,见证医学新星闪耀

经过多轮激烈比拼,大赛的最终结果尘埃落定。在影像专业组,尚宏霖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稳定的发挥摘得桂冠,欧小婵、陈靖贤表现出色,荣获二等奖,放射科韩凯婷、易盈及超声医学科梁咏诗获三等奖,李伟玲等9人获得优胜奖。非影像专业组的竞争同样激烈,外科吴杰嵘和内科熊安宁并列第一名,内科徐芳芳获得二等奖,内科龙靖文、外科黄灿、胸心外科杨燕晨获得三等奖,陈晓彤等9人获得优胜奖。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圆满收官,医学探索永不止步

首届住院医师影像读片大赛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大赛只是一个开始,“影像追光”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此次大赛为住院医师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了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通过比赛,大家对影像诊断的理解更加深刻,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图片 

03

妇产科专业基地成功举办住院医师临床小讲课比赛


近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专业基地成功举办住院医师临床小讲课比赛,10 位三年级住院医师化身“讲台新星”,以创新教学思维和扎实临床功底,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医学教学盛宴。本次比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住院医师从“被动学习者”推向“主动施教者”的舞台,深度挖掘临床教学的双向赋能价值,为医学人才培养注入全新活力。


本次比赛邀请到教学管理科尹方科长、妇产科主任梁栋主任医师、产前诊断中心主任黄淑瑜主任医师、妇产科住培教学主任徐礼江副主任医师、计内妇科钟沛文主任医师、朱敏珊副主任医师、肿瘤妇科潘智茵主任医师、普通妇科黎雪华副主任医师担任评委及点评专家,一年级、二年级住院医师及实习医师等共计30余人参会观摩学习,现场气氛热烈。


图片 

比赛中,选手们以妇产科常见病症为切入点,巧妙运用案例导入、情景模拟、动画演示等创新教学手段。例如,针对“早产的诊断和治疗”主题,选手通过构建沉浸式场景,现场互动并引导低年级住院医师同步推演诊疗思路;在讲解“盆腔脏器脱垂的诊治”时,选手通过动画和图片的结合,将POP-Q评分由抽象化转换为具体化,让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产生“化学反应”。这种“以培促教、以教强能”的模式,不仅检验了住院医师的知识整合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临床教学规律的深度思考。评委们针对选手PPT的制作、形象台风、小讲课内涵等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让现场的住院医师受益匪浅,将活动推向高潮。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妇产科主任、专业基地主任梁栋指出,作为教学创新的核心突破,本次比赛首次将“住院医师主讲”纳入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构建起“学-教-评”闭环培养模式。本次比赛既是对妇产科住培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对今后教学能力提升的持续改进,希望通过本次竞赛活动的契机,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妇产科住培教学能力和质量,为佛山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图片 

教学管理科尹方科长为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选手们在备课过程中展现出的循证医学思维、医患沟通技巧可视化设计,以及对最新指南的动态解读能力,标志着住院医师正从“知识接收者”向“临床思维传播者”转型。这种角色重构不仅提升了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还为临床带教队伍储备了兼具实践经验与教学热情的新生力量。


图片 

此次比赛的成功举办,是一次探索医学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住院医师“登讲台、展风采”的平台,既夯实了临床教学根基,又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供稿: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编辑:林真伊
初审:乡汝浩 黄晓彤
复审:潘宝珊
终审:孙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