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陈先生(化名)
因胸闷就医检查时突遭心脏骤停!
一场与死神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陈先生突然感到胸口发闷,持续了1小时都没有缓解,于是他紧急赶往厦门市第三医院就诊。然而,就在医生为他做完心电图和血液检查时,意外发生了——陈先生突然倒地,心脏骤停!
“患者无任何反应,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抢救,并在两分钟内将陈先生送入急诊ICU,持续胸外按压20分钟后,陈先生的心跳仍未恢复。
但医生发现两个重要体征:瞳孔没有散大,四肢偶尔有不自主抽动。这意味着陈先生的脑功能尚未完全丧失,抢救仍有希望。
厦门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立即与家属沟通,决定启动体外心肺复苏(ECPR)。30余分钟后,ECMO(体外膜肺氧合)成功上机,暂时替代了陈先生的心肺功能。然而,他的心脏依然未能恢复自主跳动。
▲抢救团队成功为陈先生置入ECMO
抢救过程中,陈先生的心律呈停搏、室颤状态。抢救团队判断急性心梗是导致陈先生心跳骤停的元凶,于是立即将他(在ECMO维持生命的情况下)转运至导管室行冠脉造影。
经过多次除颤和药物抢救,心跳停止137分钟后,奇迹降临——陈先生的心脏终于重新开始自主跳动!
造影结果揭示了病情的严重性——陈先生的三条冠状动脉均存在病变,其中两条狭窄程度超过90%。医疗团队立刻为他置入4枚支架开通血管,并同时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心脏泵血功能。
据了解,陈先生有糖尿病史且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已经损害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加上30年吸烟史,多重高危因素共同诱发了这场灾难性的心梗。经过后续治疗和系统康复训练,陈先生恢复了日常生活能力。
“此次成功抢救远超常规极限。”厦门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叶宝华表示,通常心跳停止超过30分钟就会被宣布死亡,正是ECPR技术创造了这个医学奇迹。
ECMO系统可提供高达6升/分钟的血流量,有效维持患者重要器官的氧供,为抢救团队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窗。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