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升级!成都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避险防御指南请查收

今天16时左右开始,一团对流云团迅速发展膨胀,降雨明显。

图片

成都市气象台7月3日17时10分更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西区、高新南区的大部分街道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降雨强度将达70毫米/小时以上)。预计未来3小时,我市降雨持续,雨量大到暴雨(30-70毫米),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和高新区的局部地方可达100毫米及以上。

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气象局7月3日16时30分共同发布2025年第7期山洪灾害气象预警:预计从7月3日20时起的未来24小时,彭州市为山洪灾害黄色预警区域,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蒲江县为山洪灾害蓝色预警区域,可能发生山洪灾害。请相关区(市)县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研判,按照市防指《山洪灾害闭环管理十八条措施》要求,第一时间“喊应”基层责任人、受威胁群众,做好转移避险闭环管理,落实“极高风险区预报转移、高风险区预警转移、中低风险区监测转移”。

强降雨频繁上线,需防范可能引发的气象次生灾害。3日下午,成都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暴雨避险防御指南,请市民朋友们注意防范。

1、暴雨期间哪些地方最危险?

据介绍,积水中,尤其是深水区,可能存在坑洞、下水道口等危险,还有尖锐物体和有害生物的风险。堤坝边,洪水过大可能导致堤坝漫溢或堤坝开口,观洪时可能被洪水冲击。带电设施附近,电线杆或配电箱、灯箱、电子公交站牌、喷泉设施等带电物体,可能被风雨破坏导致漏电。危险建筑及物品附近,老旧建筑、大树旁、广告牌等建筑、物品可能发生倒塌。简易搭建物附近,工棚、脚手架、铁皮屋等,易被风吹倒或掀开。高层建筑和有花盆的楼房下,高层建筑如果有东西被风吹掉下来,易引发高空坠物。山区强降雨易引发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在山脚、山坡、沟谷以及道路等处都较危险。

2暴雨天出行如何避险?

应及时到安全的室内避雨,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尽量结伴而行,切忌冒险涉水。避免与金属物体接触,防止触电。不要在高楼或大型广告牌下躲雨,避免被坠物砸伤。如遇强降雨,尽量不要乘坐地下交通工具。

3暴雨天行车如何避险?

雨天行车要减速慢行,开启雾灯和示廓灯,保持好车距,防止车辆进水。尽量避免驶入积水区和地势低洼区,切勿驶入立交桥的底层或下沉式隧道中。如车辆周围已经形成积水,立刻离开车辆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如水深只淹没少半个轮胎,可以挂一挡,稳住油门,低速直行,一气通过。如果积水尚未堵住车窗,抓紧解开安全带并打开中控锁,摇下车窗逃生。若车体被整个淹没,就要利用身边的防盗锁、羊角锤等工具破窗,尽快弃车逃生。

4遇到洪水怎么办?

洪水来临前,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公安、消防取得联系。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独自游水转移。

5遇到地质灾害怎么办?

出门前,在雨季汛期出行前,一定要了解当地的天气预报,关注预警信息,大雨后尽量不要到山区旅行。郊游中,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在野外,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要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的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在室内,居住在山洪易发区或冲沟、峡谷、溪岸的居民,连降暴雨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如有异常应迅速逃离现场。如遇泥石流,立即朝着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逃跑,而且要向高处的山坡上跑。如遇山体滑坡,往山坡两侧稳定地区逃跑,不要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逃离。无法逃离时,应抱住树木等固定物体,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滑坡停止后不要立刻回家。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