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讲师带火暑托课,杭州这一民生服务惠及学生10余万人次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高秋

炎炎夏日,杭州余杭区竹韵社区青少年宫却涌动着一股充满求知欲的清凉。7月2日,作为社区2025年暑期“秉竹少年团,同心育未来”行动的首场活动——“从餐桌到田野”主题课堂正式开讲。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并非远道而来的专家,而是社区里一位土生土长、目前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的“学霸邻居”小朱同学。她以“小居民”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为社区里10余名小朋友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作物知识探秘”之旅。

据杭州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杭州市暑托服务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四年纳入民生工程,形成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截至2024年,全市累计开设暑托服务点超800个,惠及学生及幼儿超15万人次。2025年,这一服务进一步向企业园区、社区延伸。2024年暑期,杭州市通过 “四级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招募大学生志愿者413名,覆盖全市9个试点区的100余个暑托点,各高校包括浙江农林大学与各区教育局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机制。

图片

图片由杭州余杭区竹韵社区青少年宫提供

本次暑托课堂是竹韵社区“秉竹少年团,同心育未来”行动的重要一环,旨在链接社区内外资源,打造“无墙学堂”,促进“一老一少一青”的代际交流与知识传承。选择农林大学的小朱担任首课讲师,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小朱不仅拥有扎实的农学专业知识,更因其社区居民的身份,天然拉近了与小朋友们的距离。课堂上,她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大学生”,而是熟悉的“大姐姐”,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话,将课本上的农作物知识娓娓道来。

课程设计充满巧思与童趣。小朱精心准备了玉米、毛豆、番茄等时令农作物,孩子们通过触摸不同形状、质感的农作物进行辨识,瞬间点燃了好奇心。“哇,原来莲蓬长这样!”“这个毛豆可以直接吃吗?”伴随着阵阵惊呼,课堂气氛瞬间活跃,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凑近观察、触摸,感受生命的神奇。

公益暑托课堂的开门红,为竹韵社区整个暑期的“秉竹少年团,同心育未来”行动开了个好头。据悉,后续社区还将围绕“社区策展小当家”、“非遗工坊传承人”、“代际沟通策划官”三大项目持续发力,汇聚更多像小朱这样有特长、有热情的大学生“社区合伙人”和社区“宝藏居民”,共同为辖区青少年打造一个寓教于乐、充满文化传承魅力的“无墙成长学堂”。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