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山“吊带女孩福利”引争议!网友:不能没底线!

近日,武功山景区官微发“吊带女孩福利”被质疑消费女性。

对此,武功山景区工作人员就此回应称,景区与一家酒店有合作,推文中的内容是转发酒店的活动。

图片

即使景区已经回应,但是,依然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有人觉得这活动新鲜有趣,也有人直接开怼,说这是明目张胆地消费女性。这事儿到底咋回事?咱们来好好唠一唠!

一场福利活动,为何引发众怒?

截图显示,女性凭武功山3天内门票记录且穿着吊带,到武功山温泉君澜度假酒店打卡拍照可免费体验水上乐园与温泉项目,每日限30个名额。

图片

上图为推文截图!

消息一出,评论区瞬间 “炸锅”。

支持的网友觉得这是景区的创意之举,能吸引更多游客,还能让女孩们美美地拍照打卡。

但反对的声音更响亮,不少人指责景区这是在物化女性,把女性当作吸引眼球的工具。

从营销角度看,景区想通过差异化活动提升知名度无可厚非。然而,只针对穿吊带的女性设置福利,这种单一且带有性别指向性的规则,难免让人觉得不妥。

图片

就像网友吐槽的:“难道来景区游玩的乐趣,只和女性穿什么衣服挂钩?” 这种营销方式不仅没有凸显景区特色,反而让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性别争议上。

争议背后:性别平等与营销伦理

这次争议,本质上是大众对性别平等的关注与景区营销伦理之间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大家越来越反感那些带有性别偏见或物化女性的行为。

景区本想借女性着装搞噱头,却忽视了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当一个景区将某种福利与特定性别、特定着装绑定,其实是在强化性别刻板印象。

这会传递出一种错误信息,仿佛女性的价值只在于外表展示。

图片

而且,这种营销方式一旦被其他景区效仿,可能会形成不良风气,让旅游行业陷入低俗营销的怪圈。

景区营销,如何拿捏 “度”?

景区搞活动,目的是吸引游客、提升口碑,可营销手段必须得有底线。

拿武功山来说,它有壮丽的云海、独特的高山草甸,这些才是真正该宣传的亮点。

图片

谭天道地认为:与其在女性着装上做文章,不如挖掘景区文化内涵,策划一些更有创意、更具包容性的活动。

比如,有的景区会举办摄影大赛、徒步挑战赛,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参与,既能展现景区特色,又能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好的营销应该是让游客感受到景区的诚意和温度,而不是靠制造争议来博眼球。

毕竟,靠争议换来的流量只是一时的,只有靠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体验,才能赢得游客的长久青睐。

图片

希望景区的营销活动能多些创意和真诚,少些争议和套路!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